隻見魏天行小心翼翼地從懷裏掏出一本舊報紙包裹的書,薄薄的、黃黃的。
袁得魚如獲至寶地翻開,才發現這並非傳說中的《股市必勝法》,而是一本《論語》。
他頓時有些懊惱起來:“你的真傳就是《論語》?”
魏天行對他的反應毫不驚訝:“沒錯!就是《論語》!為師目前能傳授的隻有這些了。‘知鬥則修備,時用則知物,二者形則萬貨之情可得而觀已’。《論語》裏有世間最博大的思想精髓。《論語》第一句話,是整本書的精華,即學習如何做君子。一旦悟透了君子之道,即掌握了入世之道,投資即入世,也就掌握了投資之道。”
袁得魚還是有些不解地看了看手上這本書,硬著頭皮翻開第一頁看,讀道:“‘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袁得魚默誦了幾遍“三不亦”,似乎悟到了什麼,定下心來看。看著,看著,周邊的空氣仿佛凝結住了,一股氣流開始蕩漾開來。他依稀覺得,書上流淌出來的這股氣,仿佛把所有的投資理論與實戰都貫通起來。他不知道那股氣究竟是什麼,隻覺得渾身通暢。
袁得魚覺得自己,仿佛與此前大不相同了,具體是什麼,他自己也說不出來。在《論語》的最後一頁,他看到了魏天行赫然寫了兩個大字—“複利”。
這究竟是什麼呢?袁得魚覺得這個複利並非世俗所理解的那麼簡單,難道其中包含著什麼不可思議的智慧嗎?
看袁得魚不再那麼恍惚,魏天行向袁得魚甩來一遝厚厚的項目書。
袁得魚接過來馬上翻閱起來。他越看越發覺,這個項目書描述的是一場極致的坐莊遊戲,看完後,碩大的汗滴從額頭滑落下來。
袁得魚問魏天行:“恕弟子直言,這個項目計劃書,不就是坐莊計劃書嗎?你不是一直口口聲聲說最鄙視坐莊嗎?”
魏天行不覺得這是坐莊,他覺得,目前自己做的一切,比坐莊要偉大得多。魏天行搖搖頭:“你錯了,我們不是坐莊,我們是要造一個帝國。”
看袁得魚一臉費解,魏天行繼續說道:“我的手段看起來像是在坐莊,但不管是出發點還是結果,本質上與坐莊都是截然不同的。一來,我們做的這番事業,誌在長遠,我們是將牛股打造成一種隻漲不跌的財務工具,用融來的資金發展公司實業,使公司優質業績逐步匹配上隻漲不跌的股價。事實上,巴菲特就是這麼做起來的,他最早收購的公司是瀕於破產的紡織企業,他控盤後將其改造成了保險公司,最後才演化為現在的哈撒韋金融投資公司。”
“師傅,你們好像每個人都想做哈撒韋,但結果都被這個夢想套進去了。”袁得魚撓撓頭,“你有什麼異乎尋常的方法呢?”
“你有沒有看到我的這份項目書的名字?”
“嗯,這個蠻特別的,‘三放煙花’,師傅,我對你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你真的很有文學的造詣。”袁得魚笑道。
“這是為師的自創,叫做‘煙花理論’。”魏天行開始解釋起“煙花理論”來,“雨夜或者無人的後半夜,煙花無人欣賞,而在萬眾狂歡時,煙花自會綻放光芒。依照我的‘煙花理論’,牛股至少要放三次煙花,這就意味著投資要把握主流行情的主流板塊,要充分抓住牛市中的‘煙花’。”
“那師傅你怎麼知道一定會放三次煙花呢?”袁得魚進一步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