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四十八 呼風杖(1 / 3)

近來,曹軍江北陣地中的士氣有點低迷不振。

糊裏糊塗中了孔明的計策,白白送上十萬支箭矢,令敵方大叫快哉——事後得知真相,多少令人感覺氣餒,胸口堵得厲害。

“吳國如今有孔明相助,周瑜自身又是一位智勇雙全的名將,加之敵我隔著一條大江,我軍無由探悉對方軍情。不妨從軍中挑選一二人,混入吳軍,待吳軍吞下毒餌後再伺機出擊,主公以為如何?”

謀士荀攸苦思冥想,最後向曹操獻上此策。

所謂毒餌,是指以甘美的糖衣裹上劇毒之物,吞咽下去之後便會從內部將敵人摧毀。

“此計甚合我意,可也是兵法上最難施行之謀略,最要緊的是人選,你有合適的人麼?”

見曹操發問,荀攸立即說出自己的打算:“前些時被丞相處斬的蔡瑁有兩個族弟,一個叫蔡和,另一個名蔡仲,他們因堂兄被處死,眼下仍在服喪。”

“哦,那他們一定很恨我吧!”

“此乃人之常情,概莫能外啊——不過這才正是此計的絕妙之處,也是策謀得以成功的關鍵哪!”

“你是說,派蔡和、蔡仲二人入吳?”

“正是。丞相可將二人召來,先好言撫慰,再以名利曉之,然後放逐江南,令其詐降吳軍,敵方必定深信不疑,因為他們畢竟是被丞相所殺蔡瑁的族弟啊!”

“可是,萬一二人恨我殺了他們的堂兄,以此為良機真的降了吳軍,豈不是反而對我軍不利了麼?”

“無妨。蔡和、蔡仲的妻子都在荊州,他們怎會義無反顧地反叛丞相哩?”

“嗯,說得在理。”

曹操點點頭,示意荀攸去操辦。

翌日,荀攸前往拜訪服喪著的二人,先轉達了曹操對二人的赦免令,收買其心,隨後陪同二人一起來見曹操。

曹操親自給二人斟上酒,漸漸將話頭引到毒餌計劃上:“此事若成,不止為曹軍立下大功,還可一洗堂兄的汙名,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末將願往!”

“領命!”

二人都表示出強烈的意欲。

曹操大為滿意,事成之後重重行賞自然不在話下,還答應將來一定會重用二位功臣。

“請丞相放心,末將等必取周瑜和諸葛亮的首級來獻於麾下!”

一番忠心表白之後,蔡氏兄弟二人次日便啟程出發。自然,得做些工夫裝作臨陣脫逃的樣子:數艘船載著僅五百餘名部下,急不暇擇、撿得性命一條慌裏慌張地逃出曹軍營寨。

帆揚鼓風,風助船行,順風順水將幾條船送至江北岸的東吳境內。

吳軍大都督周瑜這日剛好在營中巡查,聽得麾下報告說:從敵陣脫逃出二名將領,帶著數百名兵士前來降吳,大喜過望,臉上抑製不住高興,吩咐一聲:“立即將降將帶來見我!”便坐在帳中等候。

不大一會兒工夫,蔡和、蔡仲二人被侍衛簇押著來到麵前。周瑜問二人:“你二人為何脫離曹營,來降我軍?這等背主行為,不像是英雄豪傑所為啊!”

二人不禁潸然落淚,垂著頭回答道:

“我二人乃被曹操所殺魏水軍大都督蔡瑁之族弟。堂兄無罪無責卻被曹操處斬,我等並不想對故主此舉的對錯妄加指責,恐被人不屑,以為我等反複無常。可是堂兄既死,我二人又遭主公及其麾下忌疑,致使無容身之所,隻好鋌而走險逃離江北來到此處。隻懇請將軍收容我二人,好讓我等死也可以死得清清白白。”

周瑜高興地說:“好啊!隻要你二人發誓肯為東吳效力,從今日起就留在我軍陣中!”隨即將二人配屬在甘寧麾下。

二人心中暗喜:“事可成矣!”表麵卻不改抑抑之色,謝了恩,退出帳外。

魯肅滿臉疑惑地問周瑜:“都督,使得使不得呀?”

周瑜笑了笑,並不將魯肅的擔心放在心裏:“像蔡瑁那樣對曹操忠心耿耿的人無緣無故被殺,作為他的親屬,即使口頭上說不記恨,可實際上焉能不恨?今背棄曹操而來投效我東吳,就如南風吹拂之下,水禽自然往南岸傍靠一樣,是同一個道理。有什麼可疑的?”

這日,魯肅又在孔明暫居的船上拜訪孔明,便歎息著將此事尤其是周瑜的輕率處置告訴了孔明。

誰料孔明一語不發,隻是嗬嗬而笑。魯肅好生奇怪,不明白孔明為何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