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都江堰:生命之道(上)(3)(1 / 2)

有成都人告訴我,當夜在成都隻有一個直播昀聲音,交通台的一個女播音員和她的五位同事一直堅守在崗位,而她也成了地震之後第一個讓成都人感到有希望和交流的城市夜鶯。可是在我們與她單位聯係采訪她時,有人告訴我們說,此人平時表現一般,而且還不合群,言外之意希望我們不要宣傳這樣的人。真是可悲!

一個給苦難中的城市帶來希望和安慰的人,同時也因她的聲音和傳播而拯救了無數生命的英雄,卻在某些人眼裏永遠無法擺脫偏見。

這位女播音員在成都市民的心中永遠是英雄,至少在那一夜她比任何人都英勇。

都江堰十萬火急!那裏急需救護車輛運送傷員,請的哥的姐們行動起來!去拯救我們的孩子和同胞吧!這是她的聲音。這是她的呼救。

於是,成都到都江堰的公路上,長長的、開著應急頂燈的出租車隊,浩浩蕩蕩地開向都江堰……最後彙成上千輛的隊伍--而且他們都是自願的!這是大震之後,第一時間裏出現的第一支偉大的誌願者隊伍。

苦難中掙紮著的都江堰人-見如此陣勢,無不熱淚盈眶……

新建小學,顧名思義,一座新建的小學。它在都江堰市中心的建設路上,原本由兩座平房和一棟四層教學樓組成。我們去時,看到了兩座平房還基本完好,但教學樓隻殘留約四分之一的樓體,其餘的全變成了廢墟……

地震時,隻聽轟的一聲,那座四層的教學樓就斜倒了,學生娃兒—下就埋在裏麵,慘得很!一位居住在學校旁邊的居民指了指那堆已經被推土機和挖掘機翻了幾次的廢墟如此說。

新建小學共有學生六百八十七人。12日當天,在校的學生共六百八十人。經過現場初步清點,安全撤離到操場的學生有三百五十人。校長楊勇一直對外界這麼說:地震發生時,他急忙衝上三樓,大聲叫喊著要求學生們不要慌張,扶著牆壁往下走,到操場集中。我是最後一個下樓的人。楊勇校長在地震發生時的指揮是有功的,不然不知要多死多少孩子!

但新建小學付出的代價還是無法讓遇難學生的家長們平息心頭之憤:為什麼教學樓就這樣不經震?砸死的都是些七八九十歲的孩子啊!

地震襲擊都江堰後,許多房子倒塌了,市民遇難的也很多。因此有一對中年夫婦誌願者駕駛自己的挖掘機幫助救援,可當他們經過新建小學時才知道他們的兒子也被埋壓在廢墟裏。

求求你一定救救我們的兒子啊!中年夫婦看到現場的慘狀,跪在正在搶救的消防支隊四級士官肖和的麵前乞求道。肖和點點頭,轉身上了廢墟,這位戰士當時已經救出了幾十位學生。他又毫不猶豫地開始為這對誌願者夫婦尋找被埋的兒子。經過幾個小時的艱苦發掘,一具殘缺的遺體被小心翼翼地抬了上來……

那中年婦女一看遺體,話還沒說出口,便當場昏死過去。那中年男子從消防戰士的手中接過孩子,又一次撲通跪在肖和麵前,哭著說:兄弟,我的孩子沒了,請求你們給他裹一床新被子吧。昨天我給孩子說好了,今天和我們分床睡,他很勇敢,不哭也不鬧,就說要一床新被子,我和他媽媽還沒有來得及給他買被子啊……中年男子泣不成聲。

淚流滿麵的肖和將手裏的工具遞給戰友,跑到自己駕駛的移動照明車上,將部隊集結時候發給自己的一床新棉被抱了下來,裹在了孩子身上……

當時現場嗣了很多人,大家看到這種情景,無不落淚。後來大家知道,這位叫肖和的消防戰士是正麵臨退役的四級士官,是消防支隊中軍齡最長的一個兵,這位老兵在新建小學立了大功,僅他—人就先後救起四十五人。

國家隊來啦!我們娃兒有救了!快讓讓路!讓一讓!突然,有位在現場指揮的當地領導對圍在校門外的家長們高喊起來。大家頓時不由自主地往同一個方向看去,隻見一隊身著橙黃色服裝的國家救援隊的官兵跑步向新建小學而來。立即,校門口讓出一條通道。國家隊,迅速進入現場。領隊的劉向陽擦了擦臉上的汗水,把手一揮:快展開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