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進軍汶川:生命永存悲壯(下)(6)(2 / 2)

為了更多地爭取到救援醫治的時間,醫療隊派出九支醫療小分隊五十二人,深入水磨鎮十四個村進行巡診,由411醫院胡佳樂副院長負責。

就在411醫院醫療隊在重災區水磨鎮忙碌時,南京軍區聯勤部副部長、前進指揮所總指揮薑國禹依然馬不停蹄。

5月19日早上7時40分,薑總指揮從電視中看到映秀鎮的道路剛剛被打通的消息,立即帶人前往成都軍區抗震救災指揮部和四川省都江堰抗震救災指揮部搶任務,彙報T411醫院醫療隊在水磨鎮執行任務的情況,並懇切申請派出醫療隊進入映秀鎮。

南京軍區抗震救災前進指揮部的一再請戰,感動了當地政府。四川省都江堰抗震救災指揮部的一名副廳長隨即召集人員協商,十分鍾後通知薑總指揮可以派醫療隊趕往映秀鎮,但水磨鎮也有不少受災群眾,希望能夠兼顧。同時,這位副廳長還提醒薑總指揮他們,要注意安全,畢竟通往映秀的路上每天都有多次塌方事故發生,剛剛修複的道路也是十分脆弱的。

411醫院第一醫療隊立即從水磨鎮出發,從8時45分開始,短短的二十公裏路程,他們用了近四個小時才趕到,其中有一段百米的路程就用去了_一小時二十分--並不是堵車,而是道路不時會有塌方,不時地被阻斷。

災後的水磨鎮和映秀鎮,信息閉塞,兩鎮下轄的二十八個行政村成為孤島,巡診小分隊帶著大包大包的藥品和醫療器材翻山越嶺,邊打聽邊探路。

特別是映秀鎮,是這次地震中受災最為嚴重的地區之.,傷亡慘重,所以這裏也成為醫療隊最為集中的地方。除T411醫院第一醫療隊,這裏還有來自301醫院、軍事科學醫學院、三醫大等五個單位的醫護人員共三百三十九人。

任何一個片斷,任何一個場景,都讓我們感動--

在這裏巡診最怕迷路。放射科醫師馬戈在一次去白石村的路上,發現一對躺在亂石中的夫妻。地震發生後,這對夫婦心慌意亂地趕去三江鄉找兒子,謎路了o丈夫因過度疲勞衰竭而死,傷痕累累的妻子被411醫院的醫護人員抬回救治。土生土長的村民都會迷失方向,更何況初來乍到的醫護人員。雖然心有餘悸,但出發的腳步依舊堅定。

411醫院第一醫療隊在上級的要求下,立即在映秀紮營,把救治工作向周邊輻射,他們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了重新編組,建立了一個五人應急分隊,另外以五人為一組建立巡診分隊,為參與救災的官兵及周邊村組受災群眾進行巡診。

後來,411醫療隊又組建一個八人的醫療小組被空運至條件異常艱苦、斷水斷電缺食品的銀杏鄉。

隨後的一個月裏,411醫院醫療隊跑遍了水磨鎮的十八個村、映秀鎮的十個村,做到了救治不留死角。

哪JL有災情,哪兒就有紅十字方隊。

寫到這兒,我必須向讀者交代的是,雖然汶川是這次大地震的震中,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的身影也深深地鐫刻在這片曾經災難深重的土地上,但這僅僅隻是十三萬投入抗震救災的解放軍、武警和民兵預備役大軍中的一部分,或者說是一個縮影,一個代表。

那是多麼令人心潮澎湃而又悲壯萬分的曆史大場景啊--

在廣達十萬平方公裏的震區土地上,大軍雲集:從軍種分,有陸軍、海軍、空軍、第二炮兵、武警部隊,加上民兵和預備役人員,涵蓋了共和國武裝力量的六大支柱;從兵種分,有空降兵、運輸航空兵、陸軍航空兵、海軍陸戰隊,有偵察兵、通信兵、工程兵、防化兵、消防兵……三軍部隊各路精英紛紛亮相。此外,還有氣象水文、導航測繪、航天測控、航空遙感等專業部隊加盟參戰,提供保障。再加上配屬解放軍搶險行動的民航運輸、鐵路運輸以及國外、境外救援力量,搶險力量陣容蔚為壯觀。

三軍聯合指揮、陸空聯合搜救、多軍兵種聯合救災……

一架架軍用運輸機星夜起航,一輛輛軍車晝夜兼程,一支支精銳之師走上抗震救災戰場……

至今,還有數以萬計的人民子弟兵依然在災區,幫助災區人民重建家園。

人民子弟兵沒有辜負黨中央、中央軍委和胡錦濤主席的重托--拚命拯救生命、救助人民,在抗震救災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汶川的故事沒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