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睡禪功
1、蟄龍眠:頭下墊枕,頭東腳西,左側身而臥,舌抵上齶。左臂屈肘枕頭,右手掌心覆蓋於臍腹處。左腿屈膝,右腿自然伸直,膝蓋壓在左腿膝蓋稍上部位的大腿內側
臥姿躺好之後,先將雙眼輕輕閉合,排除各種雜念,心係於息的往來,逐漸進入致虛靜篤的禪定功態。
2、蟠龍眠:頭下墊枕,頭東腳西,右側身而臥,舌抵上齶。右臂屈肘枕頭。右掌心貼麵頰(四指置於耳門旁,大拇指輕按耳後根處,使耳竅留空);左手掌指攀按右肩井穴。兩腿卷曲相疊,膝蓋彎曲上蹺,愈接近肘部愈
臥姿躺好之後,先將雙跟輕輕閉合,再將兩目神光和神意寂照於腹丹田,專一凝神,心息相依,逐漸進入心空意凝的撣定功態。
修煉要領和注意事項:
(1)“睡禪功”可在修煉完“鎖舁胎息術”之後接著修持,有助於胎息的早日形成。
(2)“蟄龍眠”主修的是睡魔,能起到克製困覺貪睡,排除昏沉的作用。“蝸龍眠”則是主修內氣,促使內氣流布周身。研修者可根據自己的切身感悟,加以靈活選修。
(3)當進入“睡禪功”的專修階段之後,便以“蠕龍眠”為主修功法,“鎖舁胎息術”可廢除不練;睡禪時不再受時辰和氣候方麵的局限,隨時均可習修。
(4)若在睡禪中進入睡眠,醒來後應慢慢輾轉身軀,盡量保持剛睡醒時的那種心地湛然,良知自在的心態。正如《性命圭旨·亨集》所雲:“此時正是前後際斷處,一念未生時;此際若放大靜一場,效驗真有不可形容者”。
修煉原理與功效:請詳見“仙道求索”一文。
四、絕穀食氣法
麵南背北或麵東背西盤膝而坐,二目輕閉,雙手握固,自然垂放於胯骨兩側,靜心排慮,徐徐調息……待息調平穩之後,口腔鼓氣令滿,然後徐徐咽之,腹部也隨之凸起,並用意念觀想所咽之氣流人五髒六腑,從手心腳心和三關九竅(這裏指尾閭夾脊玉枕三關;眼耳鼻口七陽竅及大便小便兩陰竅)流出
如此,口腔鼓氣、吞咽、努腹(腹部凸起),以令腹丹田充滿為度。練功時間的長短可自行掌握。
收功動作:
用舌頭在口腔內攪動滋生的津液數遍(古稱“赤龍攪海”),然後分三次咽下腹丹田。叩齒36次,再將雙手掌搓熱,揩拭麵頰部九遍。兩手卡腰(拇指在前,四指在後),以四指搓摩兩腎俞穴,遍數不限。動作做完後即可起身收功。
修煉要領和注意事項
(1)在胎息初成階段即可配合修煉。練功時間依然掌握在夜晚2時至午前11時之間,且可隨時抽空習練。切勿采用臥式修煉。臥式使氣難下,有損於心肺。
(2)鼓、咽、努要與意念觀想協調相應。鼓咽之時不能張口,以免生氣人腹而造成肚痛腹瀉。鼓咽時的鼻息出入要任其自然,不必強製。
(3)修煉要訣重在“神安誌定”。特別是在咽氣時,應徐徐咽之,不能過急,而且勿令口中有聲。急咽易使下部氣秘,心胸部位氣結不散,不僅易患脫肛之症,也容易引起胸肋氣竄疼痛。須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