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緣落十年間
劉衛兵
今夏京城多雨,一陣悶熱夾帶一場大雨。雨下透了便是晴天,暴曬幾天,悶熱再起、雨再來。讀海格的《相親十年》,就像這天氣,時悶時雨,悶得發慌,雨下得痛快。伴雨讀書是種享受。
海格本是我的女朋友,後來嫁給我的老同學Z君。女友沒了,老同學也難聚了,我這媒人當得有些賠本。人家忙著結婚生子,自己卻被甩在一邊。回頭一想,這些年把身邊的男女青年撮合成四五對,也算積了德行。
認識海格也算緣分。多年前,我的新書《奔波在戰爭前線》出版後不久,一日Z君風風火火地跑來,塞給我一張報紙,原來上麵選載了我新書中的一段故事。
“太好了!”他臉上掛著汗水。作為最早奔赴阿富汗戰爭前線的記者,我從戰場歸來後,Z君見到我第一句話就是:“有價值,趕緊寫下來!”以後每次見麵,他總要嘮叨。如果說《奔波在戰爭前線》是我生的“孩子”,催生婆就是Z君。
“孩子”上報紙,心裏偷著樂。高興過後隨意瞥了一下報紙編輯的名字:海格。當時投稿人心中的大英雄就是編輯。前外長李肇星跟我講過,他從小寫文章,悄悄寄給北京、上海的文學編輯,就希望等到人家回信。
李外長寄出稿子石沉大海,我的書沒投稿就上了報紙。“這人有眼力,該感謝。”我抄起電話打過去,正是海格,聲音甜美中帶著磁性。
電話中認識了,很快約會到玉泉路小飯館吃飯。海格不是美女但挺耐看,看多了感覺她有些菩薩相。幾杯酒下肚,話題多起來。她大學學文學,後來當教師、編輯,成天泡在書堆裏。坐地鐵拎個包都裝著書。書看多了,眼神中都帶著文學的情調。談及婚戀,她歎氣沉默,眸子裏轉動著傷感。“你沒問題!”我打算著幫她找個好的。
Z君是我中學最要好的朋友,大臉大眼,滿肚子文學墨水,屬怪類才子,講情義。當年我母親去世,他晚上十點多蹬車送來幾十個黑紗。畢業十多年,我和他家人聯手給他介紹過不下二十個女孩,他要麼不見,要麼一見就跑。他母親懇求我幫忙,同學們都說他是“老大難”。
我不信邪,一咬牙把海格“拿”出來推薦給他,誰知倆人第一次見麵就談崩了。女方說男方像克格勃,什麼都追問。男方說女方“三高”(身材高、收入高、要求高),怕日後駕馭不了。他倆一斷,我就辛苦了,多少個日夜,我從東三環他家追到西四環她家,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我的誠心和堅持打動了二人,一年後再約會,不久領證結婚,後來生了個比他倆都漂亮的小姑娘……
冥冥之中,我發現了一個秘密鏈接:Z君催我寫書,書引薦我認識海格,最終海格回到Z君懷抱。老同學的智慧可見一斑。這大概就是緣分,緣起緣落間,命中注定,盡心而不爭,自然而天成。
一場雷雨過後帶兒子到頤和園,蕩舟湖上,煙波浩渺,遛兒子也遛自己,難得放鬆。突然接到海格發來的短信囑我給她新書寫序。“發錯了。”我回信。“沒錯!”對方語氣堅定,朋友不容講價。
進屋打開電腦看《相親十年》,題目就新鮮:單相思是一杯毒藥,相忘於江湖,QQ男友,愛上收音機裏的聲音,反西廂,命要能算就不是命了,頭發吹得像頂著塊城磚的人,曲終人不散……書裏的十多萬字像有磁性,拽著我一口氣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