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後記(1 / 1)

請不要把它當小說來讀

海格

編輯把這本書定位為小說,這是編輯的眼光。但作為作者,我並沒有把它當做小說來寫,這裏麵的故事幾乎沒有虛構,都是自己和朋友們的親曆。回望這些往事,我感覺生活比小說還要複雜,有時候為了不至過於枝枝蔓蔓,我索性把這些故事簡化許多。

之前給一些朋友看過這些故事,有的朋友說,有必要把這些事情寫出來嗎?不是所有隱私都可以告訴別人的。有的朋友說,幹嗎要回憶痛苦的往事?要把這些事情統統忘掉,輕鬆地過現在的日子。有的朋友說,寫給懂你的人看就行了。

我寫這些故事的時候的確很痛苦,最美好的青春歲月,碰到的幾乎都是不美好的事情,心事重重地走完了自己的青年時代,兩手空空,收獲的都是失敗的傷痛和經驗。但是,你能說它沒有意義嗎?其實它的意義之大,遠遠超過了輕飄飄地度過幸福美滿十年的意義。它磨煉了我這個人,使我能夠承受任何壓力。

現在,剩女隊伍不斷壯大,與我有相似經曆和經驗的人不在少數。我也被好幾位剩女委托尋覓佳緣,看著她們焦慮的神態,我能切身理解她們的不易。所以,我想,寫出自己的往事,給剩女們打打氣,鼓鼓勁,也是件好事。

如果你是剩女,你會覺得自己倒黴到家了嗎?那,你來看看我,我遇到的事比你遇到的多多了。你會覺得自己相親相膩了嗎?那,你來看看我,我相親那麼多次,到最後,幾乎是自己勸說自己去見見,再給自己一次機會。我能理解相親有多麼傷人,但你覺得傷人,也隻是因為你還沒有碰對人。等碰到了,你會慶幸自己到底還是來見麵了。

不僅如此,我寫這本書還想告訴讀者,執著於信念,堅韌不拔地做一件事,還需要不斷地加強內心修養。不斷地相親,不斷地失敗,你會陷入自卑還是更加自信?如果你孤老一生,你能接受這種狀態嗎?這些都是我在這十多年中不斷思考的事情。我的自信越來越強大,這種自信不是相信自己能嫁乘龍快婿,而是覺得在沒人可嫁時,自己也能乘龍而飛。隻是當我已經做好獨身準備的時候,卻碰到了結婚對象。

回望過往經曆,還是有些遺憾。自己有些機會在不經意或決策間錯過,以至於人近中年才結婚。經營人生,是需要智慧的。年輕時不具備這種智慧,就沒有相應的收獲,也是必然。所以,剩女們在遇到機會時,既要沉得下心來,也要當機立斷,手疾眼快才是。其中分寸,也需要各位在人生曆練一番後才能做到恰如其分。這真不亞於一門學問。

我和我愛人都認為,在大學時代經曆青梅竹馬般的戀愛,然後畢業結婚,是最好的狀態。所以,我愛人對兩歲女兒的人生設計是,考上一所一般的大學,學一個好找工作的專業,在大學裏談戀愛,畢業就結婚,早點要孩子。好好過日子,勝過出國、考博士。

我倆都已經實現了各自的人生奮鬥目標,沒有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的想法。而這看似不高的要求,倒是我倆從未實現的夢想。女兒要真能實現也不大容易呢,要靠她的福分了。不過,作為母親來講,我既希望女兒能過平實的日子,也不反對她展翅高飛,能飛多高就飛多高。隻要女兒明白,這個世界不必指靠著誰,離開誰都能活,自己就能當家做主。有了這樣的信念,還害怕什麼呢?

在此,對以下朋友謹表謝意:

首先感謝杜瑩女士,她是所有故事還未成形時的提議和策劃者,她總是那樣熱情和充滿信心,有無數的想法。很遺憾她沒有能夠參與這本書的出版,但我相信以後總會有合作的機會。

溫雅卿幾乎策劃了整本書的構架,在本書的前半部,每寫完一篇,我都發給她,等待她的表揚。她也的確給了我莫大的鼓勵。隻是機緣不夠巧合,她沒能完成此書的編輯出版。

還要衷心感謝劉良金先生和付會敏小姐,他們是這本書真正的伯樂。沒有他們,這本書不會以此種麵目呈現在讀者麵前。

此外要致謝:劉衛兵先生、李可小姐、陳麗紅小姐、李芳小姐、袁東旭先生等,他們都對此書給予了真誠、可見的幫助。

還有其他許多朋友,難以一一列舉。

感謝故事中提到的所有朋友,你們的故事是這本書最生動之處。對你們我同時充滿了歉意,希望這本書的出版沒有打擾你們的生活。你們在書中都是化名,但你們的名字和音容笑貌都時刻縈繞在我心中。

最後,感謝我的家人對我的支持,老媽、愛人、女兒是我生命裏最堅實的基礎,也是這本書裏最溫馨的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