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參加反對“二十一條”的鬥爭(1 / 2)

1915年,在玉潭學校讀書的劉少奇參加了寧鄉人民反對“二十一條”的愛國運動。1915年1月,日本趁歐美各國列強忙於歐戰無暇東顧之際,命令其駐華公使以解決中國日本兩國之間的“懸案”為名,向袁世凱提出了“二十一條”無理要求,妄圖控製中國。“二十一條”中的條款,實際上是妄圖變中國為日本的殖民地。連當時參與談判的袁世凱政府代表曹汝霖都不得不承認:“它包羅萬象,集眾大成,勢力由東北、內蒙以至閩浙,權利由建鐵路、開礦產以至開商埠、內地雜居,甚至要求政府機關設立日本顧問,中國軍隊軍械由日本控製,警察由日本訓練,小學用日本教師”等等。這些條款實際上是日本要把中國的政治、財政、經濟、軍事命脈都控製在手中,把中國變為日本的附庸。袁世凱若接受了這些條款,無異於將中國交給了日本,致中國於亡國滅種的狀態。

“二十一條”的出台,受到了中國人民的強烈反對。消息傳來,舉國一片激憤。一場聲勢浩大的抗日拒袁運動在中國迅速展開。寧鄉臨近長沙,也醞釀著一場運動風暴。玉潭學校的老師在講課時,都要進行一番時政教育。講到我國北部大片領土被沙俄霸占,英、法、日在中國境內肆意橫行,占領租界、辦工廠、修建鐵路;講到日本陰謀吞並中國,袁世凱賣國求榮,中華民族到了亡國滅種之際。劉少奇等同學義憤填膺,隻恨救國無方。課後,劉少奇和同學賀執圭寫了激情洋溢的作文,針砭時弊、痛陳國事,號召同學團結起來,保衛祖國,寧死不做亡國奴!國文老師將他們的作文公布到校刊上,在全校同學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5月7日,日本向中國提出了最後通牒,限中國5月9日前答複日本的要求。5月9日,袁世凱不顧全國人民反對,對日本最後通牒做出答複,基本答應日本的無理要求。日本還要求將“二十一條”全文在中國和日本的公開報刊上都公開發表。不久,中日之間的條約正式簽字。袁世凱將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條無理要求大部應承。

這是中國外交上的大失敗,引起舉國憤慨。一時全國各地學校罷課,商人罷市,工人罷工,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愛國熱潮。各地相約將5月7日定為“國恥日”,要與日本帝國主義抗爭到底。

劉少奇和賀執圭等愛國學生聽聞在這場外交交涉中中國的慘敗,憤慨之際刺破手指,寫下了“誓雪國恥”、“勿忘國恥”的血書。玉潭學校的師生還走出校門,在街頭巷尾張貼“勿忘國恥”、“誓雪國仇”、“取消二十一條”、“打倒賣國賊”的宣傳標語和口號。他們還與縣城的其他學校聯絡,組織了一場轟動全縣的遊行宣傳活動。

當時的玉潭學校五個班級400多名學生,全部停課參加遊行,學生們都走上街頭。縣城的其他學校的同學也紛紛響應,加入遊行隊伍。當時各個學校的師生和愛國群眾組成一支1000多人的遊行大軍。各個學校的遊行代表都舉著自己的旗幟和標語牌。學生們手執紙旗,上書“外抗強權”、“內除國賊”的口號。劉少奇走在遊行隊伍的最前麵,他高大的身軀,響亮的聲音,在遊行隊伍中非常惹眼,他帶領大家高呼“打倒賣國賊”、“不做亡國奴”、“堅決取消無理的二十一條”等口號。整個遊行示威活動進行了好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