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上墳,這次包括杜大爺,杜有良,都早早的等到了杜老爺子這邊,一起去給祖宗上墳。
畢竟杜有忠這個子孫如今有大出息了,先前中了舉人,過後不久,就把祖父祖母的墳給好好的修整了一番,還種上了青鬆。
人往往在發達的時候,都會想著光宗耀祖,自家的祖墳肯定也是要好好修一番的,當時杜有忠中了秀才,也說過這個事兒,可是後來卻是因為要去書院教書,杜有忠不在場,所以就沒有特別的休整,這次杜有忠中了舉人了,留在家裏的時間也多,且還修了房子,所以這墳也一起給砌了一番。
張氏雖然酸溜溜的,因為畢竟按照排行來說,他們這一房才算是長房,按說修墳也是他們家的事兒,可惜現在被二房給搶了風光了。
又覺得這祖墳隻保佑二房的人升官發財,一點兒也不關照他們大房,心裏就很生氣。
可是真要她拿出錢來修墳,她絕對是不樂意的,所以還是二房這邊給修了。
隱隱的,這群人中間,就是杜有忠走在前麵了,杜老爺子和杜大爺因為是長輩,稍微靠前一些,不過杜滿倉和杜豐收都是跟在後麵,畢竟杜有忠現在是舉人老爺。
兩個人心裏都有些複雜,以前杜滿倉是長房長孫,很是得了祖父和祖母的喜歡和看重,隻是幾十年過去,境況不如人,什麼都比不上人家了!
三十上墳,倒是沒有說女眷不能去,所以杜榆他們也是跟在後麵一起上山的。
杜柳和杜桃也都過來了,不過杜柳看大爺家的幾個堂姊妹都圍著杜榆轉,這心裏可不好受了。
杜柳現在十二歲,明天就是十三歲的年頭,人大了,要說她後悔沒有,肯定是後悔的,眼看著這邊越過越好,而且大伯還成了舉人,就是秦員外家裏那邊,也都有些巴結這邊的意思,這還是她小姨跟她說的。
那麼自己以前的所作所為,不全都是一場笑話嗎?
她巴上秦家,秦家現在想要巴結杜榆家。聽聽,這是多麼大的一個笑話啊。
她本來是杜舉人的親侄女兒,多好聽的名頭,但是卻因為早早的分家分出去了,一點兒光還占不了!
看那杜榆,以前就是自己的小指頭都比不上,現在呢,穿著上好的綢緞料子,頭上的珠花也比自己的好看,比自己的貴,而且人家現在是舉人的親女兒。
她就是拍馬也趕不上了!杜柳心裏這個恨那,恨得不知道該恨誰了,隻覺得老天爺不公平,她那麼努力的,可是還是比不上人家。
而且老天爺還喜歡和她開玩笑,好的東西都是她不要了,才出現。
杜榆被大爺家的幾個堂姐和堂妹圍著,說的都是好聽的話,隻是微笑,突然發現後麵有個很不舒服的目光盯著自己,扭頭一看,是杜柳。
那杜柳見杜榆望過來了,忙低下了頭。
杜榆也沒有多理會,有些人就是喜歡腦補很多東西,比如別人都對不起她一樣,從來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堂姑杜春兒原本帶著一個女兒,這婚事都很不好找,可是從杜有忠中了舉人後,上門提親的也有好幾戶,張氏挑了一個家境最好的,把女兒再度嫁了出去,她女兒也跟著過去了。
張氏那一段時間還很是揚眉吐氣了一番。當然她是在村裏別人處,在自家奶奶那邊,她肯定不敢了。
她心裏也肯定清楚,杜春兒能找到這麼親事,絕對和杜有忠有關係。
但是在齊氏麵前,她才不會承認呢。
大家到了墳前,杜大爺站在了最前麵,代表杜家一大家子老老小小說話,說的很激動,主要意思就是老杜家因為有了祖宗的保佑,現在有出息了,有忠這個杜家的子孫,為杜家人爭光了,以後誰也不敢瞧不起杜家的人,請祖宗們繼續保佑子孫們,讓杜家更加輝煌。
杜大爺是長子,在自己爹娘的墳上說的都哽咽了,畢竟看到爹娘的墳給打理的這麼好,他做兒子的那是感到高興和欣慰。
“有忠啊,給你爺爺和奶奶先磕一個頭吧。”這是要讓杜有忠第一個祭拜了。
杜有忠可不是長子長孫,所以沒有同意,讓杜滿倉去第一個,他才隨後跟著磕了一個。
張氏最開始聽杜大爺說那話的時候,這都有些抖了,畢竟不管怎麼說,她兒子才是長子長孫呢,就算是這有忠有出息了,可是也不能搶了滿倉的位置好不好?
好在有忠還是懂道理的,沒有那樣做,張氏鬆了一口氣。
杜大爺見他們這樣,不由的誇道:“有忠不愧是舉人老爺,比我這個老頭子要強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