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4章(1 / 2)

因為不放心杜榆他們三兄妹,所以最後杜有德和趙氏留了下來,一直照顧到胡氏他們回來。

杜二郎也是到錦溪書院報道了,每天早上,讓四叔送過去,然後中午送一頓飯,再下午接回來。

“這樣不行,四叔天天隻能忙著二哥的事兒了,必須得添人了!”杜榆覺得這樣對四叔也不好了。四叔又不是專門來伺候他們的,還是自家的長輩,這完全圍著二哥轉,也不像話。

倒是四嬸趙氏覺得挺好的,除了有些想念自己的女兒杜櫻外,其他的天天做飯什麼的,都得心應手。

“咱們得買個趕車的,還得給大哥你和二哥買個書童,錦溪書院外麵要是吃飯的地兒就好了,也不用還要送飯去。”

可是這事兒也不是杜榆能決定的,錦溪書院這麼多年了,一直是這個樣子,別人家下人都有幾十上百的,騰出一兩個,專門伺候一個主子,那就是根本不成問題,像他們這樣的,就明顯的覺得捉襟見肘了。

杜大郎也覺得是該買了,隻是奶奶那邊也要說一聲。“我回去說一聲吧。”杜大郎為齊氏的長孫,目前又是最有出息的一個,他的話肯定管用。

果然杜大郎回去了一趟,就帶來了好消息,齊氏同意了。

“隻是奶奶那邊說她不需要,給我和二郎準備就成了。”杜大郎說道。

肯定是大哥以學業為主,需要買人了,所以奶奶才答應的。

唉,自家的奶奶啊,那就是自己能動手的就動手,可是一旦涉及到孫子們,那就是可以從寬了。

杜大郎說現在他需要去省城院試,身邊得有個書童打理自己的東西,而二郎現在在書院讀書,大家都是有書童的,所以單他一個人沒有,也是不好的。

這樣一說,齊氏就趕緊答應了要給兩個孫子買書童。

“還要給我銀子,我沒有要,說爹那邊給了我們錢,也夠用。”杜大郎說道。

這兩年的錢齊氏都沒有要,所以他們這邊是有錢的。

杜有德和趙氏也知道了這個事兒,趙氏有些手足無措,“大郎,是不是我們做的不夠好?”

杜大郎忙說道:“四嬸,確實是我們手頭上需要人了,原本早就該買了,現在奶奶答應了,所以才要準備的。”

杜有德忙對自己的老婆說道:“你在瞎說啥呢。哪有你這樣說話的?大郎他們買了人又咋了?”

趙氏不敢說話了,杜榆忙道:“四叔,四嬸也是一片好心,您別這樣說她,以後啊,咱們家肯定還會買人的,現在隻是開始。”自己的四嬸,估計是有些自卑,本身是從山那邊來的,娘家的家境是最差的,還隻生了一個女兒,所以才會患得患失的。

在齊氏手底下過日子,也不是那麼容易的,現在在縣城,脫離了齊氏,她也比以前輕鬆,所以生怕自己做不好。

就如三嬸高氏那時候,一直肚子沒有動靜,眼看著趙氏都懷上了,她還不是怕這怕那的?後來兒子一生,就又恢複了自信。

反而是趙氏有些畏首畏腳的了。

難道真的是婆婆太強勢,所以兒媳婦都弱勢?

可是自家娘不是挺好的嗎?也沒有被打壓下去啊,可見還是自己個的心態問題。

既然說要買人了,那就開始實施,杜二郎聽說了,也摩拳擦掌,表示自己要親自選一個書童,畢竟是以後要伺候他的。

所以就專門等到了書院休息的時候。

楚家也派人過來了的,不過對於送人這個事兒,楚家倒是沒有說,畢竟這下人還是自己個買的合適一些,楚家也是知道這個道理的。

他們搬過來第一天,楚家的人就上門來看望他們了的,還送了些吃食。

就連這牙婆也是楚家介紹來的,楚家在縣城可是老住戶了,每年都會送牙婆手裏買丫鬟,所以對牙婆來說是個大主顧,現在大主顧介紹的人家,自然是十分的熱情的。

這位牙婆姓李,這次帶來了好幾個小男孩,杜榆看了這些,都是年紀比較小的,就問道:“就隻有這些?沒有一家子的?”

她想要能一家子買過來的,這樣,當爹的可以趕車,然後孩子可以跟著二哥去書院當書童,女人呢,就能在家做飯。

李牙婆一聽這個,就樂了,其實很少有一家子買了的,一般大戶人家,都是買幾個丫頭和小廝調、教調、教,過一年左右就能用上,大人根本就很少有人買,因為楚家的關係,所以她今天隻帶了這些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