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細致入微的掃描過程中,不但可以利用得到的數據把它們生前的模樣複原,而且可以根據數據推算出化石的確切年代、死因、生前具體的生活環境以及許多與這塊化石有關的信息。
這些複雜而煩瑣的工作都可以由這台機器一次性完成,它節省了大量的時間並提高了推算信息的準確度。
當馬陽走進實驗室的時候,他發現魏所長已經先到了。
“所長,沒想到你這麼早。我還以為我是第一個來的呢?”馬陽叫了一聲魏所長,“我本來想再檢查一遍準備的情況。”
魏所長看到馬陽來了也顯得很高興,說:“我都看過了,沒什麼問題。”
“昨天晚上我已經通知所有人了,我還到靈可和肖一欣的住處去了一趟。她已經回到研究所的公寓了。我專門把她叫出來談了談。我把你的話和她說了一下……”魏所長點頭說那就好,他看到馬陽的眼神知道他想著另外那件事,說:“事情沒搞清楚前先別說。”馬陽說那當然。
沒過多久,靈可、肖一欣、趙賓、劉峰等十幾名考古工作者陸續來到了實驗室。他們都比馬陽通知的時間提早許多。
魏所長同大家打了招呼,看到所長的病完全好了所有人都很高興。魏所長感到今天每個人的神情都和往常略有不同,那是按捺不住的興奮和緊張。他們已經得知在毛烏素沙地的發現,大家都清楚在那個古代的遺址一定會有許多重要的發現。
不過,所有人都明白眼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給這具四億年前的人類化石進行掃描。
上午八點整,市公安局派的五十名荷槍實彈的特警已經守候在藏館門口。
他們除了負責安全保衛外,還要護送化石從所裏的藏館大樓前往實驗樓進行掃描。藏館和實驗樓之間還有一段距離,有了上次在伊金霍洛旗機場遭遇的意外襲擊,魏所長覺得武裝護送是絕對必要的。
由於今天的特殊性,魏所長已通知其它科室的工作人員放假一天。住在所裏的工作人員則不要在研究所內走動,有事外出的人必須在早上七點前離開研究所,回來則必須在下午六點後才能返回。魏所長這麼做也是迫不得已,他盡量在確保這塊化石安全進行掃描的同時,又不耽誤其它科室的正常工作。
魏所長和馬陽同公安特警隊的隊長握了手,他們意外看到劉隊長和錢芳也來了。
劉隊長一邊和他們打招呼一邊說:“這塊化石和我們的案子有關,我不太放心所以來看看。”魏所長歡迎道:“你們來太好了,有你們在我們今天又增添了一分安全感。”
馬陽看著劉隊長身邊的錢芳,她和馬陽很客氣地握了握手。馬陽感到她和自己的客氣中帶著幾分疏遠。不過,今天他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那塊化石上,這種感覺馬陽隻是略微感到但並不太在意。
隨後,魏所長和馬陽兩個人上到了三樓的藏品庫,考古人員都等候在實驗樓的掃描室。而劉隊長和特警則守候在藏館大樓的外麵。
他們打開了藏品庫,監控著搬運機器人把帶著保護罩的“仙蛻”緩慢平穩地放到了其後部的搬運車上。魏所長在保護罩上罩了一個黑色的絨布,它是專為搬運“仙蛻”時使用的。接著,他們關閉了藏品庫的大門,跟隨這個行動遲緩但始終“穩操勝券”的機器人一步步來到藏館的門口。
所有特警都被安排在指定地點警戒,隨時對突發事件予以應對。考古研究所的大門也有特警把守。當仙蛻離開藏品庫之後,魏所長和馬陽感到原本熟悉平靜的研究所到處都隱藏著危機,他們的心開始提到了嗓子眼。兩個人恨不得讓化石馬上就送到實驗室,可是現在他們不得不耐心跟隨著行動遲緩的搬運機器人一步步前行。
它像蝸牛蠕動那樣,帶著化石進到了停在藏館門口的一輛越野卡車裏。這輛卡車便是他們從毛烏素沙地返程時的其中一輛。
整個搬運過程中,劉隊長和錢芳始終在他們身邊保護,特警隊長在他們途經一棟研究所的建築樓頂布控著所有特警。
大約十分鍾後,搬運機器人終於下了卡車並把“仙蛻”運到了實驗樓的一樓。樓裏也有全副武裝的特警守護,他們乘貨運電梯來到了二樓。又過了幾分鍾,搬運機器人總算把這塊1.5噸中的化石送到了目的地。
這個過程雖然隻有十幾分鍾,但是所有的人都覺得“度秒如年”。
“魏所長,我們就不進去了。我們還有點事,待會兒化石掃描完我們再來。”劉隊長對魏所長和馬陽說。
“好的,謝謝。”魏所長感謝道。
劉隊長和錢芳走後,他們跟隨著搬運機器人先把“仙蛻”安放到了大型掃描設備的“掃描艙”旁邊。
現在,這間保密措施良好的實驗室已是座無虛席,魏所長,馬陽,還有考古小組的其他成員都已到齊了。
這是這具人類化石複原後的頭一次全麵掃描,它很可能揭開這塊化石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在全麵掃描中有一項便是對這具遺骸進行“屍骨複原”,超級計算機將以最接近此人生前的體貌模擬出肌肉、血管、皮膚還有眼睛、頭發等等外貌特征。
對化石做全息掃描並進行屍骨複顏,是一項複雜而又煩瑣的工作。為了盡可能精確無誤,它需要在掃描化石的同時與曾經拍攝的每個碎塊進行核對。這不僅考驗大型掃描儀器的性能,而且也檢驗了魏所長他們四個多月的辛苦是否白花。
這次掃描與先前的幾次掃描都不一樣,前幾次是通過對化石碎片的掃描在電腦中模擬出一具人類骨骸。而這次是通過對已經複原的化石進行徹底“透視”,通過全息掃描儀可以把“深陷”在石塊內部的情況一覽無遺。
這具“葬身於岩石”數億年之久的骨骸,將頭一回展現出它的“廬山真麵目”。這項工作是揭開此人死因以及圍繞在其身上諸多謎團的第一步。
掃描工作即將開始,它眾多複雜的步驟和細節將由這台先進的機器“統籌兼顧”地完成。
魏所長親自操作著全息掃描儀,馬陽在一旁做他的助手。他們已經通過指紋鎖去除了“仙蛻”的玻璃罩,借助搬運機器人把它送入了掃描設備伸出的“載物台”。這個周邊有高出邊棱的“載物台”已經調整到適合這塊化石的大小。
接下來,這具四億年前的人類化石將在裏麵接受掃描設備從宏觀到微觀——全方位地掃描。整個掃描的過程將呈現在實驗室內安放的多個液晶屏幕裏。
眾多的考古人員圍坐在一個個液晶屏幕前。
他們一邊看著所長的操作,一邊等待著掃描結果出來。隻見魏所長通過操作,他們看到伸出的“載物台”把化石慢慢送入了掃描設備中。
屏幕上出現了掃描設備內部的影像,“載物台”在一個中空的位置停了下來。可以看到化石被安放在一個圓球形的“掃描艙”裏,它把石塊恰到好處地包容著——顯然根據這塊化石的大小也進行了調整。
前期準備工作都已經就緒,掃描工作正式開始了。房間裏除了掃描設備內部輕微的工作聲外,聽不到一點聲音。
所有人緊張地屏息觀看屏幕上的每個畫麵,他們將一步一步對這塊化石進行徹底地剖析。通過這台先進的設備,掩蓋在這具匪夷所思的人類遺骸上諸多的謎團將可能被解開。而這具人類化石的本來麵目也將被揭開。
此時,屏幕上出現了石塊中人類骨骸的完整圖像。考古小組的成員,有一些還是頭一次清晰地看到完整的化石。好幾個人都離開了自己的座位聚集到屏幕前仔細觀看。
魏黃安對馬陽說:“開始掃描。”
在馬陽的操作下,球狀掃描儀露出了一些白色的亮光,這些光便隨著掃描儀開始快速地旋轉起來。伴隨著它的運動,屏幕上漸漸顯現出一具人類骨骸。
原本嵌入石灰岩的骨頭也真實具體地展現出來,遠比先前模擬的細膩清晰。
腐朽枯黃的骨頭上,隨處可見一道道不規則的黑線,它們一直延伸到石灰岩上。這是肉眼幾乎看不到的骨頭間的裂紋,它是化石碎塊重新拚接修複後的痕跡。掃描儀把它們一一標出,以便於核對化石修複工作的準確程度。
在掃描的過程中,化石和石灰岩的大量數據開始被記錄下來。其中,對它的骨骼特征和腦容量測算進一步確定了這塊化石是一具現代人的骨骸。而且,它是一具老年男性的遺骨。
“石灰岩中沒有發現他的毛發和與他有關的遺物……但是在他的手腳周圍有一些類似指甲的分子結構。”馬陽看著掃描數據說。
“四億年的時間不太可能留下骨骼以外的殘留物。不過也不能這麼快就下結論,四億年前的脊椎動物我們都從來沒遇到過……更不用說人的了。”魏所長看著顯示數據屏說。
實驗室裏除了魏所長和馬陽偶爾的小聲交流外,其他人都在安靜地觀看著。連平時話比較多的趙賓和肖一欣也在全神貫注地看著屏幕。
此時,掃描數據中出現了石灰岩的成分,令所有人感到意外的是裏麵除了含有一些少量的金屬成分外,沒有他們之前預料的常見古代浮遊生物化石。
“四億年前的陝西蒲城應該是一片海洋,為什麼看不到任何古海藻或者微生物的化石?如果是陸地也應該有蕨類植物的化石,怎麼連一點都沒有呢?”馬陽有些奇怪道。
這時,他們把注意力落在了那些金屬成分上,掃描設備隻列出了它的分子結構卻辨別不出是哪類金屬。
“這些數據已經出來了,我們以後再分析。現在,你把頭骨的數據調出來,我們先對他進行屍骨複顏。”魏所長對旁邊的馬陽說。
馬陽開始操作起來,屏幕上立刻出現了剛才已經掃描出來的頭骨三維圖像。魏所長則操作另外一台超級計算機開始在頭骨上一點點還原神經、血管、肌肉以及他的表皮組織。每一個步驟都結合掃描數據盡量做到貼近這個人的生前原貌。
所有考古人員都在緊張地等待著結果。
在屏幕上,這具人類的骷髏隨著各個還原步驟的完成,開始逐漸顯露出生前生動逼真的麵容。他像是活了一樣,在屏幕裏的形象栩栩如生。
就在屍骨複顏工作即將完成的時候,考古人員中肖一欣忽然衝著屏幕不由道:“天呐,是不是很像馬陽!”肖一欣的發現立刻引起不小的騷動,大家議論紛紛但似乎都讚同肖一欣的看法。
“你們在胡說什麼?”正在操作機器的馬陽也跑到了屏幕前。可是,看了一眼屏幕馬陽也呆住了。屏幕中那張複原的臉,盡管有些蒼老但無論是容貌還是五官都與馬陽太相象了。
魏所長也趕到屏幕前,他驚愕地看著屏幕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所有人靜默了片刻,誰都沒有想到竟會是這樣的結果。大家都看著馬陽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