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瑪雅古書中的秘密(3 / 3)

“……通常人們在讚歎瑪雅紀年的準確程度時,依然認為瑪雅人算得不如我們現代精確。可是,如果瑪雅有這樣一本記錄過去旅行的書,那麼就是說瑪雅人能夠回到過去……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不知道他們是在什麼時候算出的這個數字,誰又能說瑪雅的計算不如我們精確呢?地球的自轉和公轉都在漫長的曆史中一點點減慢。這就足以說明一年的時間用最精確的計算方法計算的話,不同時期計算的結果都有差異。而且越靠近我們的時代,一年的時間越長……盡管這種差異是微乎其微的,但隻要時間足夠長便能夠通過計算對比出這個差異……”

這時,馬陽思考著那個驚人的計日單位(以230.4億天作為一個單位),人們往往很容易便認為它是在星際旅行中應用的。

“既然它是直接的時間單位,那為何不可能就是在時間旅行上使用呢?”馬陽問著自己,他覺得自己的猜想也似乎過於大膽了。可是,他越這麼想就越覺得瑪雅諸多看似令人摸不著頭腦的謎團,都有了一些線索。而那些令馬陽在翻譯這本瑪雅古書時最困惑的便是書中大量的隱喻、暗示似乎都指向同一個東西。

“這個東西會不會就是指……時間!”馬陽得到這個結論後一下豁然開朗,“對!我認為書中在暗示著僧侶進行的神秘旅行便是回到過去的時間旅行!”馬陽對自己對古書破譯的突破感到欣喜若狂。

他這時翻看了一下資料,資料中記述了對一本瑪雅手抄本的研究。他找到了當時看過的一段介紹《僧侶秘密曆》的片斷。上麵說這本書還有一個神秘之處就在於,這些書中的僧侶所用的紀年法是按照一年260天計算的。

關於瑪雅的紀年方式馬陽知道一共有三種,它們分別是:卓金曆(又稱神曆)、太陽曆和長紀年曆。而這些僧侶所運用的便是瑪雅曆法中的“卓金曆”。

按照它的紀年方法,一年共是260天,由20個神明圖像和1到13的數字,不斷組合循環使用。有研究者認為它與我們中國的天幹地支有某些相似之處。

除此之外,馬陽記得曾經看到有人研究過這種曆法,並且推斷在太陽係內沒有一個行星符合這種“卓金曆”。如果依照它來推算,公轉為260天的行星將出於金星和地球之間。

這時,馬陽順著剛才發現的思路繼續思考著,“如果可以假設有一顆符合260天公轉軌道的行星存在的話,那麼是否可以從時間的角度去假設符合260天公轉的地球呢?”

馬陽的理由是,地球的自轉是在不斷減慢的,它的公轉周期也在相應減慢。這也就說明,地球過去的自轉和公轉都比現在要快,而一年必然要比365天短。同時,也證明在地球的曆史當中,是可能存在繞日“260天一年”的公轉周期的。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隻要知道地球每年減慢多少時間,便可以換算出260天一年的地球時間是地球曆史上的哪個時期。但是……如果地球6千萬年誤差僅僅隻要不到千分之一秒,那麼365天與260天之間105天的差別將使這時間推算出不符合地球年齡的結果。”

但馬陽隨即想到,“可是,對於地球的年齡人們隻是推算,而且最重要的是地球早期的公轉軌道,可能比現在距離太陽要近。還有,如果地球公轉速度減慢的過程是‘減速度’的呢?也就是說,在諸多條件的影響下……地球早期的公轉速度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快,可能達到260天一年的速度。但減慢的速度也比我們現在快得多。隨著地球漫長的歲月,這種‘減速度’越來越趨於平穩,直到我們現在看來微乎其微的減速了。”

不過,對於這種想法隻是馬陽的一個猜測。

同時,這個猜測又引出了馬陽新的思考,“無論那個時期是什麼時候,它一定年代久遠……遠到超乎我們任何人的想象。如果這些僧侶前往那個時候去旅行,那麼首先是那個時代值得旅行……或許這也就說明了在那個時代存在著人類過去的文明。”馬陽想到這兒臉上露出了喜悅的微笑。他頭一次在這間牢房中感到了忘我的快樂。

此時,在馬陽為自己研究的突破而感到高興的時候,牢房門玻璃牆旁邊不透明的一處亮起了一盞紅色的小燈。這時,牢門外嵌入牆體的一個可操作屏幕出現了牢房裏馬陽的圖像。由於一切都無聲無息又都在馬陽的視線之外,所以牢房內完全不知道外麵的變化。

一名中年婦女正在借助這個屏幕仔細辨認著牢房內的馬陽。旁邊是李隊長、錢芳和多名刑警,他們都默不作聲地看著婦女的表情。值班刑警調整了取景角度,馬陽的臉被放大了。

看了一小會兒,那名婦女收回了視線。

“是他麼?”李隊長問那名婦女。

“沒錯,就是他!”婦女很肯定地答道,“就是他在地鐵中殺了那男的。”

李隊長看了看屏幕中的馬陽,接著說:“到時候,你肯出庭作證麼?……你放心,我們一定保證你的人身安全。”此時,旁邊的刑警把屏幕重新關閉了。

那名婦女起先有些遲疑,隨後才說道:“好,我可以出庭作證。”

李隊長等刑警聽後顯得很高興,他們帶著這名婦女離開了。此時,隻有錢芳和值班的警察還留在牢房門口。

錢芳重新把牢門上的屏幕打開,她看到馬陽和剛才一樣還在如醉如癡地翻看著床上的資料——錢芳的臉上沒有絲毫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