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健
20世紀是中國人民覺醒和浴血戰鬥的世紀,中國人的命運發生了偉大的轉折。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這五十年的成就為中華民族的近代史增譜了最光輝燦爛的一章。
站立在世紀之交的史乘驛畔,回眸一百年來中國走過的路,頓覺得那是一首壯烈的史詩,足以讓我們這些後來人熱血沸騰。
中華民族在五千年曆史中曾經創造過燦爛的古代文明。公元3至13世紀的一千年內,中國的科學技術遠遠走在西方的前麵,為現代工業技術在歐洲的誕生創造了條件。隻是在17世紀以後,長達四百餘年的封閉,獨居無友,孤陋寡聞,自塞於世界進步之潮流,才使中國陷入貧窮落後、愚昧無知。自鴉片戰爭始,封閉的國門被西方列強的大炮轟開,強盜們蜂擁而入,淪中國為任人宰割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裂領土,俎民眾,人們悲嘯難收。國難當頭,無數誌士仁人在腥風血雨中奔走呼號,拋頭顱、灑熱血,在苦難中尋求生路。一百多年中,天年相續,世代相接,做“強國”之夢,覓“救國”之路。在帝國主義的野蠻侵略麵前,學者們提出過種種救國方略:教育救國、實業救國、民主救國、科學救國等等,結果無一得成,無數中華兒女滿腔熱血付之東流,胸懷救國之誌卻苦於報國無門,“強國夢”破滅了,無數的天才被扼殺了。
20世紀20年代,馬克思主義科學的光芒終於照到了神州,人們紛紛從噩夢中覺醒,熱情地投入到由中國共產黨人領導的人民革命戰爭中來,經過二十八年的奮鬥贏得了新中國。一百年的史實已充分證明,隻有革命才能救中國,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1949年10月,人民共和國剛剛誕生,險巇未盡,西方帝國主義者要把她“掐死在搖籃裏”。經濟封鎖、政治孤立、輿論攻擊、造謠中傷,其手段之卑劣,無以複加。特別是,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帝國主義者一心要把戰火引到鴨綠江邊,狂言這場戰爭他們是“贏定了”。
中共中央一再警告侵略者“不要玩火”,“玩火者必自焚”!在極端險惡的形勢下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朝鮮戰爭打了三年,麥克阿瑟們的神話破滅了。
從朝鮮戰爭開始,黨中央高度重視建設現代化的國防。在全力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全國興起工業建設高潮之際,又積極準備條件,實施國防現代化建設計劃。
居安思危,這是中華民族從數千年的文明史中提煉出的座右銘。朝鮮戰爭以侵略者的失敗而告終。帝國主義分子們曾揚言對中國“要使用原子彈”。中國領導人不能不給予嚴重注意。誌願軍英雄們在敵人的優勢火力麵前勇猛殺敵,三年戰爭斃傷俘敵七十一萬人,美軍死傷十五萬七千人。由於武器裝備處於劣勢,誌願軍也付出了傷亡失蹤三十六萬人的沉重代價。血的教訓,不容忘記!隻要世界上還有帝國主義、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存在,就有戰爭和侵略的威脅存在。這是一條科學定律。
1958年,在台灣海峽危機之際,美國繼1951年向我揮舞核大棒之後,又有人揚言要對我“使用原子武器”。
站起來了的中國人民不僅不怕威脅和恐嚇,而且已開始作反侵略戰爭的物質準備——決心研製國防尖端武器:“兩彈一星”。
1955年1月,中共中央決定研製原子彈。
1956年5月,中央軍委作出發展導彈事業的決定。
1958年5月,毛澤東提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
當有人於1958年對我們進行核威脅的時候,“兩彈一星”工程已經在神州大地上拉開了序幕。決定研製“兩彈一星”——這是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共中央作出的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決策,是人民共和國曆史上最英明、最有魄力的科學決策!
在一窮二白的中國,要執行研製“兩彈一星”計劃,多數人望而生畏。早在1946年蔣介石曾想研製原子彈。他找到物理學家吳大猷、化學家曾昭掄、數學家華羅庚,問中國能不能製造原子彈。科學家們回答說,不能,因為中國沒有人才。蔣介石決定立即選派青年學者到美國學原子物理、原子化學和數學。當選的五名青年是朱光亞、李政道、唐敖慶、孫本旺和王瑞駪。他們在吳大猷、華羅庚帶領下,1946年秋到達美國。但美國宣布不允許中國學者接觸與原子彈有關的專業,故吳、華宣布解散,請五人各奔東西,自謀出路。蔣介石的夢想在全軍覆滅之前已經破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