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相逢何曾托瑤琴 2(1 / 2)

接下來的幾天,莫宸與莫陌把自己在別處的行李也搬進了葉府,正式住進了特地打掃出來的“默園”,而我也基本上天天往來於炣園與默園之間,與他們兄弟倆廝混在一起,爹爹忙於準備花朝節的晚宴的一些物件的采購,根本無暇顧上我,我也是樂得輕鬆的每天閑晃著打發時間。

有時我會去娘那裏坐坐,跟她笑鬧一陣子,不過她也年紀漸大,禁不起我這般鬧騰,所以更多的時間我會去默園找莫宸學易容,跟莫陌瞎吹牛。

一個晴日的下午,我匆匆邁進默園,一進門便朝著屋子裏到處張望,在一張書桌前發現了莫宸的身影後,便一把拽住他,把他拉出書房,按坐在那棵桃樹下。正在屋子裏的莫陌聽見響動,也走出裏屋,斜倚在門前看著我。

裝作無視莫宸一臉的詫異和詢問,我雙手合握,向被我硬拉著坐在上首的莫宸認認真真拜了一拜,然後端起旁邊桌子上的紫砂壺倒了一盞茶,恭恭敬敬的的遞上前去。莫宸被我一連串的舉動逗得忍俊不禁,深邃的眸子裏盛滿了笑意,而莫陌則靠在門前站著直想笑,卻又仿佛是礙於我看似嚴肅的表情辛苦的忍著。敬茶時我瞥了他一眼,隻看見他眉毛抽動,一張俊臉憋得紅紅的,很是辛苦。

“宸師傅,從今天開始我就要改口了,喝了我的茶可要好好教我哦。”我字正腔圓,一字一句的對莫宸說。

一句話引發了更強烈的抽氣聲,看眼前兩人憋得辛苦,我將眼光別向遠處,突然又開口道,“想笑就笑出來吧,別太辛苦了……”

瞬間沉默後,一陣劇烈的笑聲突然爆發。

“哈哈,哈……真是要笑死我了,哎,落落,你怎麼這麼善解人意啊,知道我們忍得辛苦……咳,咳咳,哎,沒見過敬師傅茶時還出言要挾師傅好好教的,真是笑死了,不行,不行了……”莫陌笑的連聲咳嗽,誇張的直拍胸口,作捶胸頓足狀;而莫宸則掩飾不住的滿臉笑意,甚至很少大笑的他也笑出聲來。

我撅起嘴,看向眼前笑的已經不成人形的兩人。

“我可是認真的哎,我又沒拜過師傅,誰知道拜師是怎麼個規矩啊?”

經過這麼一鬧,我的拜師儀式算是徹底被攪和了。不過好在莫宸還是收下了我這個徒弟,隻是規定我隻能在學藝時稱呼他為宸師傅,其餘時間還是要喊一聲宸哥哥。

接下來的時間裏我最大的收獲就是學會了一些有關易容的基本知識,知道了易容首先要根據人的臉型做個模子,然後再進一步的修改,最後能夠和需要易容的人的臉完全的融合,就可以讓別人絲毫看不出破綻來。而我最初學的更多的是用一些特製的顏料混合著鹽泥往臉上塗塗抹抹,然後把自己改造的麵目全非。

有一天盯著鏡子中被自己畫的五顏六色的臉,突然膩味了改造自己,可是又不敢在宸師傅臉上亂來,怎麼辦呢?突然間靈機一動,我便“奸笑”著盯上了莫陌。

之後,每天在墨園門口經過的丫頭們,都能看到在默園書房前的那棵桃花樹下,擺著一張石桌,上麵有霧氣氤氳的一壺茶,桌旁總有兩個人在鬥嘴,鬥得不亦樂乎,旁邊有一名男子手捧綠茶,微笑的注目於二人。

亦或者是默園裏經常會傳來一陣陣慘叫,“鬼啊,你看把我都畫成什麼了?可惜了我這麼一張英俊瀟灑風流倜儻……”話音未落,便被一個女子的清脆的聲音打斷,“師傅師傅快看,這是我新創作的造型,名喚‘卡西莫多’……”

在這樣的爭吵聲中,往往有另一名青衣男子端坐於樹下,有微風輕輕吹過,一如他臉上淡淡的笑容。

日子就這樣在我的怡然自得中流水般滑過,這些日子裏我與莫宸和莫陌兩人愈發親近起來,那最初見麵時的尷尬與忐忑,也隨時光飄散在光陰的長河中,再也找不到些許蹤跡。

而落香詩會也在我的心心念念的期盼中如約而至。

詩會前一天,我便早早的去前廳找到爹爹向他告假,告訴他我最近在家裏待得太悶了,想去集市上買些胭脂水粉,順便逛逛。我那慈愛的爹爹不疑有他,叮囑了兩句便答應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便拖著問蕊起來給我洗漱,我在學習易容期間為了將來工作進展方便還特地發展了一名助手,就是問蕊。所以我今天的易容也是需要她的協助的。我們把事先準備好的顏料和鹽泥等材料備妥後放在一個包袱裏放在了衣櫥裏,問蕊取出包袱後打開,然後我們便在銅鏡前忙開了。

半個時辰過去後,我看著鏡中自己已然平凡許多的麵容,不禁有些感慨起來。梳了簡單的發髻後,找出問蕊平時穿著的羅裙,轉眼間我就變成了一個放在人群中絕對不會有人多看一眼的普通小丫頭,我得意的衝問蕊一笑,留下仍自顧自嘮叨著的問蕊,邁著輕快的步伐,來到了默園。

“哇,這還是我們的落落嗎?”隨著默園大門的緩緩打開,門內傳來一聲驚歎,剛走出大門的莫陌瞪大了眼睛,圍著我轉了兩圈,仔細的看了又看,最後搖搖頭,“實在是找不出落落的影子,哎,你真的是落落嗎?”我得意的叉腰,“莫小二,你現在還懷疑我的專業水平嗎?我在你臉上的那些作品可厲害著呢。”莫陌誇張的咂咂嘴,忙不迭的點頭,“嗯,嗯,聽聽這說話的蠻橫勁兒,就知道果然是我們家落落了,不過說實在的,你今天這作品確實很好。”說著望向莫宸,“哥,你的‘怪’徒弟可以出師嘍。”莫宸淺笑著看我,沉吟一番,指出我易容後的臉上的幾處不足之處,一副嚴師的模樣,我對著莫陌吐了吐舌頭,虛心的接受師傅的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