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七十一 木門道(1 / 3)

蜀國重臣李嚴坐鎮在永安城中,位居軍需大臣的要職,專事戰時的後勤補給,負責兵糧的籌集與運輸。

孔明打開此次李嚴遣人送來的急報,隻見上麵寫道:“近聞東吳令人前往洛陽,與魏國聯合。魏國已令東吳出師伐蜀,幸得東吳尚未起兵。我今探知此消息,特此奉告,望丞相早做良圖。”

孔明閱畢來信,甚為震驚。倘若信中所言屬實,局勢將變得極為嚴重。蜀軍之所以在對魏作戰中能處於強勢,蓋因有蜀吳互不侵犯盟約在保證遠征軍無後顧之憂,如今吳國倒戈聯魏,將對蜀國造成致命打擊。

“此事至關重要,豈可遲疑不決!”

孔明當機立斷,立刻決定全線撤退。他緊急從鹵城派出信使,將自己的命令帶給留守在祁山的王平、張嶷、吳班、吳懿:“祁山大軍即刻隱蔽撤退。我留在鹵城期間,魏軍必不敢大舉追擊。望你們戒急戒躁,有條不紊地依次退兵,暫且返回漢中。”

孔明又派楊儀、馬忠各帶一支人馬,疾馳劍閣木門道,隨後命人在鹵城城牆上四麵遍插旌旗,城內亂堆柴草,虛放煙火,擺出大軍仍在城內的態勢。一切布置完畢,他便率領大軍盡往木門道退去。

駐守在渭水的張郃聞知祁山蜀軍已經撤退,迫不及待地縱馬趕到上邽來見司馬懿,“蜀軍突然全線撤兵,絕非尋常調動,必是其內部出了大事。如今正可乘勢追擊,將其一舉殲滅。”

“且慢,孔明詭計極多,切不可輕舉妄動。”

“大都督為何視孔明如同老虎一般恐怖?難道就不怕將來被天下人恥笑?”

二人正說話間,巡邏哨兵前來報告鹵城蜀兵出現異動的軍情。司馬懿帶著張郃登上高處眺望,隻見鹵城上空炊煙繚繞,城頭插滿旌旗。望了片刻,司馬懿忽然大笑道:“今日還想騙我?那些炊煙、旌旗都是孔明擺的迷魂陣,現在鹵城定已是一座空城,立即追擊!”

他終於打消了心中疑慮,率軍衝出上邽城,向著劍閣急追而去。

追到木門道附近,張郃又向司馬懿請纓:“大隊人馬行進實在遲緩,不如讓我領數千輕騎兵先趕上去追殲敵人,大都督可率中軍隨後前來接應。”

“不可。我軍行進速度緩慢,並非兵馬眾多所致,實乃我為防孔明詭計,才如此小心謹慎,步步為營。”

“大都督如此懼怕孔明,如何能追得上他?”

“與其自投羅網還不如穩紮穩打,你這般建功心切,將來恐怕會後悔莫及。”

“大丈夫報國之時,自當舍身忘我,赴湯蹈火。我死都不怕,又有何可後悔的!”

“不然。你意氣太盛,生性如火,稍有不慎,便會身陷險境,故必須慎之又慎。”

“大都督所言差矣。為孝者當盡全力,為忠者當舍性命。如今我已無暇顧忌自身安危,隻求能一舉擊滅孔明,切望大都督成全我的心願。”

“你既然執意如此,就帶五千輕騎先去追趕,我另派魏平帶兩萬人馬隨後接應。”

張郃得令,頓時精神抖擻,立即命手下五千騎兵一律輕裝,飛也似的向前疾馳而去。

追了七十裏,一片樹林中突然鼓角齊鳴,隻聽一聲大喝:“賊將,哪裏走!蜀軍大將魏延在此!”

司馬懿說得不錯,張郃果然生性如火,他一聽到魏延的叫喊,立時精神百倍,大吼一聲,“來者何人?”便對著蜀軍不顧一切地猛衝上去。此時張郃心中隻有一個念頭:定要斬下孔明首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