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七十五 種豆(1 / 2)

兵戎相見的敵對兩國,一國處於困境時,敵國也同樣難以幸免,甚至處於更為苦不堪言的局麵。在大多數情況下,這種觀點並無偏頗之處。

祁山渭水一帶鏖戰正急,魏國首都洛陽又開始麵對遠甚於蜀軍的嚴峻危局:吳國依據蜀吳同盟條約,開始興兵北上,而且動用的水陸兵力前所未有。

魏帝曹睿聞之大為震驚,“大魏之安危係於此時。”

他急派敕使前往渭水大營,嚴令司馬懿:“當今吳軍犯境之際,萬一被蜀國乘勢進擊,大魏江山將有倒覆之危。你隻可憑城堅守,切不可擅自出戰。”

鑒於時局空前嚴重,魏帝宣布:“事態如此緊迫,朕焉能安坐宮內。今當效法先帝經世苦心,親立陣前,率領三軍,定要將犯境吳寇一舉滅盡。”

遂以劉劭為大將,引兵急赴江夏救援,又授田豫一支人馬,令其去救襄陽,魏帝親自帶著滿寵等將,率領大軍,前去援救合淝。

魏帝宣布禦駕親征之前,魏廷對於如何抵抗吳國侵犯爭論不休,最後才決定沿襲先帝以來曆次獲勝的進軍方向與戰略戰術。

先鋒滿寵帶領人馬來到巢湖邊,遠遠向東岸望去,隻見吳軍戰船無數,桅頭旌旗整肅,密密麻麻地排列在巢湖湖口內外。

“沒想到吳國的艦隊如此壯觀!魏蜀兩國連年征戰,在祁山渭水之間耗費了無數人力與財力。唯獨吳國毫發無損,加之擁有江東富庶之地,如今看準魏蜀兩國疲憊不堪之時,乘隙大舉來犯,隻怕不那麼容易將其擊退。”

吳軍的陣勢使滿寵大為震撼,他急忙掉轉馬頭,趕回中軍向魏帝稟報。

魏帝不愧是見多識廣的一國之君,聽了滿寵憂心忡忡之言,不僅不驚訝,反而笑著說道:“吳軍就好比富家之豬,脂肥膘厚,看似強壯,但已失去山野習性,變得愚鈍笨拙。我軍常年在西北邊境與敵爭鬥,經過多次艱苦磨煉,將士盡皆驍勇善戰,何懼之有?”

說罷召集諸將商議軍情,最後決定采取奇襲戰法,要打吳軍一個措手不及。

驍將張球奉命引領五千最為精壯的士兵,輕裝徑去進攻湖口,每個士兵俱背馱著大量投擲火炬;滿寵也帶五千強兵,奉命從東岸去攻。是夜二更時分,張球、滿寵各領人馬悄悄進發,分兩路逼近水寨。

夜深人靜,月白如洗,埠頭邊與湖麵上波紋不起,四下裏隻偶爾聽得到幾聲鴻鳴。猛然間猶如波濤衝天、萬雷劈雲一般,水寨周圍響起了震耳欲聾的呐喊聲。

“是夜襲!”

“魏軍渡過湖來了!”

吳軍營中頓時騷亂四起,亂成一團。不出魏帝所料,吳軍威武的陣勢,確實是徒有其表。就在吳軍士兵摸黑尋找武器船具時,魏軍的火炬已如雨點一般投擲過來。隻見一艘又一艘戰船接連火起,轉瞬之間,水麵上的數百艘大小戰船騰起了熊熊火焰,隨著狂風化為灰燼。

自赤壁之戰以來,對密集戰船編隊實施火攻,一直是吳軍克敵製勝的殺手鐧,不料此番吳魏對峙,吳國水師竟然首戰便被魏軍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一夜之間,武器、兵糧、船舶、兵力的損失難以估算。統領這支吳軍的大將為諸葛瑾,他最後隻能帶著殘存的敗兵逃到沔口,向後陣友軍求救。魏軍將首戰奇襲大勝視為吉兆,士氣大振,摩拳擦掌地隻等與吳軍再戰。

與蜀國的孔明、魏國的司馬懿相比,吳國的足智多謀之士,當首推陸遜。

陸遜此時乃吳國的統軍總帥,其中軍大營一直駐紮在荊州,接到諸葛瑾在巢湖被打敗的戰報後,他感到事態嚴重,暗自思忖:“大事不好!”遂立即改變初時的作戰計劃,重新調整布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