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永遠買不回的棉被(1 / 1)

有一年冬天,劉剛和妻子回老家看見母親的棉被破得不像樣了。劉剛說:“給母親買一床棉被吧。”妻子說:“要買就買好的。現在我們手頭緊,不如過一陣再買。”劉剛說:“也好。”

誰知,此後他們的手頭一直緊巴巴的,直到第二年春暖花開的時候,他們還沒有幫母親買棉被。看著在斜風細雨裏飛翔的燕子,劉剛默默地想:今年冬天,一定要幫母親買棉被。

不久,劉剛和妻子賴以生存的紡織廠倒閉了,他們不由自主地加入了下崗的大軍,攜手並肩向貧窮開戰。販菜、販果、販衣服、賣書、賣盆、賣桶……他們都幹過,總是賠的多賺的少。最後劉剛的妻子進了一家刺繡廠當工人,把1.5的視力刺成0.6。劉剛則繼承駱駝祥子的遺誌,當起了三輪車夫。

有一天,劉剛拉著一位鄉下婦女在風雨中穿行,一眼瞥見天上迎風鬥雨的燕子,才激靈想起,又一個冬天已經悄悄地過去了,他在奔波中,竟忘了給母親買棉被。收車回到家,劉剛立刻從女兒的練習本上撕下一頁白紙,工工整整地寫下了一句話:一定要在冬天到來之前,給母親買一床上好的棉被。劉剛把它貼到牆上,提醒自己不要忘記。

劉剛出車更勤了,搶客更勇猛了,目的是多掙幾塊買棉被的錢。可人算不如天算,很快,妻子因視力低,繡花常出差錯,被老板辭退了。劉剛開始孤軍奮戰,勉強維持著一家人的生活,積錢買棉被越來越難。但困難中還是有辦法的,劉剛采用每天截留三元錢,餓死也不花的策略,到年底,終於積夠了買棉被的錢。

劉剛興衝衝邀妻子一起去選購棉被,妻子卻問:“米買了沒有?液化氣買了沒有?房租交了沒有?水電費交了沒有?孩子的學費準備好了沒有?過年了,我們是不是該買一點點年貨?”

每一個問題都是實實在在的。劉剛無言以對,隻感到雙肩被無形的重擔死壓,死壓,推都推不開。看著滿街歡歡喜喜買年貨的人們,劉剛歎一氣說:“唉,那就明年再買棉被吧。”

買不成棉被,劉剛覺得愧對母親。在嚴寒的冬夜,不知道她是怎樣熬過的,她冷不冷?劉剛決定回老家去看看母親,可是老家忽然有人來告訴他:“你母親去世了。”

劉剛趕緊飛奔回老家。老家一片哭聲,母親確實去世了。她老人家已經凍得僵硬,放在地麵的一層稻草上仰麵躺著,又瘦又小的身上,蓋著那床又薄又破的棉被,棉被上有塊補釘沒有縫好,破布在寒風中翻飛。

劉剛永遠無法給母親買棉被了,他的淚水奪眶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