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歸園”建成兩百餘年,曆經四任主人。第一任主人是一位識時務急流勇退的宦官,自知得罪官員無數,在風雲更變之時,連夜包袱款款地來到了龍海這塊養在深閨人未識的風水寶地。
龍海兩百多年前還是一個荒涼之地,人煙不多,是一個舶來停泊之地。後來在三十餘年間,成為一個天.朝重要的城市。
百多年前,多國外來殖民者占地為王,直到四十年前才結束了這場多方雄據一方的局麵。
“拙歸園”取自陶淵明的“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但“拙歸園”的第一代主人可不是陶淵明那種甘於屈居“方宅十餘畝,草屋□□間”的高尚情操人士。
宦官曾多隨皇帝下江南,感歎有一天頤養天年時,就到江南買一方這精巧別致的園子居住,可惜這心願沒能在那繁華之地實現。
他知道自己全身而退之際,必定是隱身埋名之時,在江南那種地方,很容易被人發現。
於是,他找人秘密尋到這人煙稀少的地方,用了十多年的時間在這個荒野但風光無限好的地方圓了自己的心願。
“拙歸園”占地一百多畝,麵積不是一般的大,想來那時龍海處於待被人開發之地,土地別說值不值錢,重點是免費有沒有人要。那宦官就撿了大便宜。
“拙歸園”建築疏落,多為湖光水色,奇鬆怪石,假山樓台,亭榭小築,構成了一幅綠樹成陰,鳥語花香,疏朗雅致的風景畫。直到現在,這裏還有小部分土地荒廢著,沒辦法,麵積太大,心有餘力不足。
宦官想來也是無子無女的人,蓋因隻有一侄子的緣故,建太多房屋也沒親人居住,就幹脆請名家將園林建成水天一色綠樹黯然美不勝收的山水畫了。
後來,宦官去世,他侄子也就賣了這尚在開發之地麵積廣袤的雅致園林,自去京城發展。
“拙歸園”的第二任主人剛接手此居住地多久,子孫尚未成為此地的主人,就遭遇殖民者入侵時期,幹脆賣給外國人移民去了。
外國人也是一位在殖民者中地位頗高的軍官,他帶著幾個下屬於某一日遊至此處,一眼就萬年了,從此深深地著迷於這美麗的風光,這有別於國外雄偉壯觀建築的委婉風情。
軍官居住期間,沒有動這一絲一毫的中國特色,他也沒有將他那歐洲硬朗的風格帶入這自然風光之中,除了起居用品和歐式裝飾。在軍官居住期內,他聘請有名的江南畫家,完善這裏荒廢的部分,使拙歸園更美上幾分。
五十多年龍海將被收複,各國高層人士退出龍海這個大舞台,“拙歸園”也由此回到天.朝人的手裏。題外話一下,高官回到故鄉夜夜思念他曾經住過的園林,因而害上了相思病。
“拙歸園”的第四任主人是一對夫妻,也是為韓易宸介紹園內建築的孟氏夫婦的祖父母。怕是孟夫人的祖父母都沒想到三代不過,園林又要易手他人。
孟氏夫婦是外國留學歸來的人士,剛新婚不久。兩人的家人都不在了,也就是說孟氏是“拙歸園”唯一的話事人。
很好,十分好,好得不能再好了,園林到手有望。
孟氏夫妻初時並沒有介紹自己的背景,孟先生一副自己很了解園內風光的樣子。哪知他對著韓易宸那好心虛學的乖乖好學生樣,忍不住大吹特吹。一吹,馬腳就露了,馬蹄不聽話的越跑越離譜。孟夫人拉了好幾次丈夫的衣袖,換來的卻是橫眉怒目,於是臉上就一副委屈樣子不說話。
韓易宸心裏大讚一句,真是好夫人,請多多不言語。
孟先生那帶著濃厚鼻腔音的咬文嚼字,韓易宸聽得想發笑。一個在國外留學幾年的人,裝人家地道的外國腔,可惜純正的外國調學不了,卻像捏著鼻子說話了。說的人又自以為是,以為自己就是一個外國佬,連說了十幾二十年的家鄉話都帶上那“外國腔調”,殊不知穿著中國風的唐裝都被人識破。
被人說穿了,還沾沾自喜地以為來人和他一樣是“外國人”,韓易宸心說送到嘴上的肥肉沒理由不吃,到嘴的肥鴨都吐掉會遭天遣的。
孟先生主人款擺得高調不可攀,孟夫人也順從地隨他丈夫忽悠買家。
傻女人﹗韓易宸替這個女人感到可憐。這孟先生明顯對他妻子沒有多少情意,利用的成份倒是滿滿。不知這孟夫人的祖父母在黃泉之下看著,是否會想打死自己的孫女。
“韓小兄弟,我這座園林可是有錢也買不到,而且這麵積你在天.朝絶對找不到第二家,你爺爺看到後一定會喜歡得不得了。”一句孟先生在外國留過學就是見識淵博,就令男人改了稱呼一副我倆很熟悉的樣子。
韓易宸臉色忽然黯淡下來﹕“孟大哥,我爺爺喜歡也沒用。聽完你介紹後,我就知道這座美麗的園林價格一定不低。”韓易宸有些吞吞吐吐﹕“我,我想我可能沒這麼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