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中這樣的故事比比皆是。作者在故事裏並沒有給我們某種暗示。他隻是通過普普通通的故事警示未來。告誡人們金錢雖然是重要的,可比錢更重要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畢竟我們處在一個天下大同的世界,交往是必不可少的,無論你是什麼人,也無論你是幹什麼的,做了多大的官,也無論你做出了多大的成就,當你鑽在錢眼裏出不來的時候,你就要小心了,你所做的一切肯定沒有任何的意義。
說到這裏,不得不提起另一個人,小說雖然給了他很少的篇幅,但那個小白臉,卻給了我很深的印象。也許他的父親家產萬貫,可他還是選擇了到不知名的小山村去做老師,他可能無法改變他的父親,可當他知道他父親的錢來的不幹淨時毅然決然的不告而別,我們不妨想想現實生活中那些聳人聽聞的案件,一個動輒就上億的大案,他是怎樣累積成這樣的金錢大山,還不是我們我們太仁慈了,或者說是我們缺少監管,這樣的生活有意義嗎,當你把生活當作符號來揮霍的時候,你已經不知道生活是什麼滋味了!小白臉為什麼要回避他的父親,當邪惡威脅到正義時,回避的目的或許是為了讓正義東山再起。
在你的愛好和興趣上,鐫刻著你人生的密碼!誰的話,忘記了,是的,人們往往說做事都有因果報應,從這個故事我們看到的是什麼呢?各有各的活法,同理,讀小說也各有各的讀法,這一點上,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無需苟同,更無需自卑。不入流怎麼去講規矩,入了流循規蹈矩也不行,隻有在現實的大河中,乘風破浪,勇立船頭,才會在人生的商海裏,獲取成功的喜悅,這才算真正的入流,說到底還是傳統中出新的問題,而不是揚棄傳統,沒有節製的為所欲為,記得好多年前劉醒龍的《鳳凰琴》中有個情節很是感人,說是教師們為了提高入學率,爭取到更多的資金來爭取更多的學生上學,在嘻嘻哈哈中造假的故事,那個情節多少年過去了,卻始終在我的腦海中出現,這不是給現實的耳光嗎,他們為什麼這麼做,深層次的根源是什麼,當然他們不樂意去做,可是你不做就沒有更多的資金,沒有資金你就可能讓更多的學生失學,最後萬般無奈中去違心的做這件事,而且還笑著去做,這是多麼無情的諷刺啊!反觀這部作品,小說的主人公生存的環境比起那些大山裏的老師們來,環境更加的險惡,可以說時刻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三寶也不樂意這樣,可現實又不允許他有別的選擇,險惡的環境逼使他挺而走險,他想入流,可白臉擋在他的前麵,對自己他沒有多少的自由,他隻能活在白臉的陰影裏,他的性格的形成與長江裏的環境有很大的關係,這或許就是反諷的力量,還有那個白臉的兒子,我們說他是入流呢還是不入流呢,入流吧就得聽從江匪(他的父親)的擺布,不入流你就得甘心去接受現實的殘酷,隱姓埋名,他的父親什麼時間才能金盆洗手啊,這可不是一個好回答的問題,一切都是未知數,理想與現實翻了個個,正義被邪惡所控製,你怎麼辦?殺掉白臉,這樣做你會犯法,法院會說就是他該殺也得有法院來判決,反正你殺他不行,法院什麼時間判決呢?不知道,但你得活人,在法院沒有判決前,你的麵對現實,總之,入流與不入流都得接受現實的殘酷,你說這個社會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呢?,粗淺之言,發自肺腑,盡管粗疏,但也誠為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