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收徒六耳(1 / 2)

跑出山洞之後,紅塵就想去找白蓮四女,想要趁此機會好好的溫存一下,不過後來一想這昆侖山自己還沒有好好的逛過,所以心念一動,便做出遊玩一下昆侖在說,這可是後世大名鼎鼎的昆侖仙境,這可是傳說級別的,說起昆侖,紅塵就不由得想起一本書——《山海經》,

《山海經》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於神話傳說的最古老的地理書。它主要記述古代地理、物產、神話、巫術、宗教等,也包括古史、醫藥、民俗、民族等方麵的內容。

除此之外,《山海經》還以流水帳方式記載了一些奇怪的事件,對這些事件至今仍然存在較大的爭論。最有代表性的神話寓言故事有,誇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鯀禹治水等。具體成書年代及作者不詳。

《山海經》全書現存18篇,據說原共22篇約32650字。共藏山經5篇、海外經4篇、海內經5篇、大荒經4篇。《漢書·藝文誌》作13篇,未把大荒經和海內經計算在內。

全書內容,以五藏山經5篇和海外經4篇做為一組;海內經4篇作為一組;而大荒經5篇以及書末海內經1篇又作為一組。每組的組織結構,自具首尾,前後貫串,有綱有目。五藏山經的一組,依南、西、北、東、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幹節,前一節和後一節又用有關聯的語句相承接,使篇節間的關係表現的非常清楚。《藏山經》主要記載山川地理,動植物和礦物等的分布情況;《海經》中的《海外經》主要記載海外各國的奇異風貌;《海內經》主要記載海內的神奇事物;《荒經》主要記載了與黃帝、女媧和大禹等有關的許多重要神話資料。

該書按照地區不按時間把這些事物一一記錄。所記事物大部分由南開始,然後向西,在向北,最後到達大陸(九州)中部。九州四圍被東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圍。古代中國也一直把《山海經》作曆史看待,是中國各代史家的必備參考書,由於該書成書年代久遠,連司馬遷寫《史記》時也認為:“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之也。”對古代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話等研究,均有價值參考........................

沉浸在記憶的海洋中,思緒無限的飄遠,茫茫然不知所終,恰在這時,遙遠的天際傳來滾滾雷聲,浩浩蕩蕩,一股威壓從天而降,回音在昆侖山上久久不絕,

紅塵鄒了鄒眉頭,正要開口詢問是哪個家夥在打擾自己的思緒,順便教訓教訓一下,不想天空突然一暗,明媚的陽光已然悄悄的隱去了身形,望眼是一片黑暗,

“轟、轟、轟隆隆”

一股股強烈的靈氣波動自上空傳出,無盡的威壓鋪麵而來,抬頭看向虛空,隻見不知何時一層黑到極致的恐怖劫雲伴隨著雷聲陣陣出現在天空上,劫雲在翻滾,轉眼間一個巨眼出現在劫雲的中心,那眼中盡是無盡的冷漠,與此同時,天地的威壓也在這一刻達到頂點,

紅塵看見這種情形,不由萬分驚訝,這到底是什麼情況啊,要說渡劫也不是這麼個樣啊,自己也算是見多識廣,從來沒有碰到這種情形,哪裏有這樣渡劫的啊,這到底是什麼樣的生靈,竟引來這麼浩大的天變,這可是生靈的化形劫而已,什麼時候化形劫也變的這麼恐怖啊,

好奇心頓起的紅塵,運起神通,舉目望去,見到一個金光閃閃的巨人,渾身毛絨絨的,像一隻猴子,更準確地說是一隻巨猿,身高百丈,紅塵看來納悶不已更讓紅塵不解的是此時的巨猿竟然不懼天地威壓,反而從其身上爆發出一股不屈的氣勢,夾帶著戰天地的意誌,非常的純粹,在天地的禁錮中揮拳擊向天空,這讓紅塵看得是暗自點頭,

此次若是能夠順利的度過天劫,隻要不是傲氣狂妄囂張之輩,就是個很好的徒弟人選,一時之間,紅塵就動了收徒的心思了,這正是繼承他劍修一脈的最好選擇了,

天空的巨眼對於巨猿的反抗和主動,似乎非常憤怒,一時之間,原本是一道道轟下的天雷竟一下子收縮,進而不斷的向中間壓縮,並慢慢地融入到巨眼裏麵,強烈的威壓在這一瞬間就提高十倍不止,緊接著,巨眼直接從天落下,無聲無息,如水般進入巨猿的頭上,時間仿佛停止一般,一道道波動猛的從其中爆發,周圍萬裏的一切,除了泥土就什麼都沒有了,巨猿的額頭中間突兀的出現一個紫色眼睛,道道雷光在其中穿梭,一看就是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