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太陽係毀滅(1 / 2)

浩翰的宇宙,無邊無際。

璀璨的星河,億萬星辰。

銀河係中的太陽係,行星之中我們耳熟能詳的的八大金剛,金、木、水、火、土、地球、海王、天王,像往常一樣不停地環繞著太陽公轉。

地球,這個星係中唯一擁有生命物種的天體從開始誕生至今已經走過了47億年。至於它能走多遠至今還是個未知數。

太陽不知不覺在漫長的宇宙生涯裏也度過了51億年。目前它仍然是太陽係中最閃耀最矚目的一顆天體明星。

風雲變幻,世事無常。

銀河係中心地帶旋渦旋轉速度異常加劇,中心黑洞越來越大,逐漸將周邊的大小星體、星際塵埃以及各種星座卷入腹中,最終將它們吞噬消失得無影無蹤。

突然黑洞中心伸出一隻巨大無比的幽幽黑手,那隻巨手正以數倍光速的速度遮天蓋地般彌布伸向太陽係中心。說時遲,那時快,這隻巨手牢牢地一把抓住太陽這顆天體,竟然用力狠狠一捏,隨著一聲爆炸巨響劃破天宇,震撼驚天動地,昔日這顆天體明星瞬間化為烏有,隻剩下高溫碎沫塵埃漂浮於太空之中。

太陽爆炸引發的能量衝擊過於厲害,就連周邊的零散小星體也隨即遭殃化為塵埃。

整個太陽係一下子變得暗無天日,日月無光。

黑暗來臨之際,那隻巨手很快消失於茫茫的太陽係之中。來亦匆匆,去亦匆匆。

太陽係失去了太陽這個核心母星,原先凝聚的萬有引力自然不複存在。樹倒猢猻散,八大行星失去大陽這個主心骨尤如孤兒般脫離原先的運動軌道,各自在無形中加速翻滾運轉,很快地在太陽係中心形成一個超大無比的旋渦。

旋渦裏,翻天倒海,乾坤顛倒,金星與水星正麵相撞,兩者瞬間玉石俱焚。月球撞入地球懷抱,地球隻剩半邊,月球報廢。而火星不甘寂寞,過來湊熱鬧撞向地球,半邊地球隨即灰飛煙滅,火星則被削成一半。而木星與土星各自的衛星數量不少,先是自身的衛星投懷送抱搞得麵目全非後,二者邂逅隻剩半邊心心相印擁抱一起。天王星與海王星情況較好,還算為一對完整的情侶互挨相依湧向旋渦。

而其它矮王星如冥王星、卡戎星等若幹小天體,傷亡無數,氣數未盡者則依附到傷痕累累尚且保存下來的大天體上,運氣較差者則相撞墜毀,多半難逃厄運。

這個旋渦旋轉越來越快,越來越大,吸附力越來越強,最後整個太陽係變成一個超大無比的旋渦。旋渦中心很快形成了一個無底之洞……

那個洞隨著旋渦的漫延擴大而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深,越來越黑……

CUT,CUT!停!STOP!

時間回到上述所有災難發生前一天。

我們把目光放在地球近地軌道的一個空間站。這個空間站的名字叫和平號。

眾所周知,空間站又稱航天站、太空站、軌道站。它的用途包括天文觀測、地球資源勘測、醫學和生物學研究、新工藝開發、大地測量、軍事偵察和技術試驗等。

追溯到21世紀,人類正式進入太空時代,國際太空就是其基礎工作之一。太空站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太空環境進行實驗,並將結果利用於以後的太空開發和產業上。此外進行地球觀測和天文觀測的同時,並成為建設月球基地和外星球探測的中繼站。民間一直流傳著這麼一種說法,太空站不過是地球一旦遭遇毀滅時保留人類火種的臨時暫住地罷了。

當然,太空站豈非臨時暫住地那麼簡單。空間站的建成和應用,也是向著建造太空工廠、太空發電站,進行太空旅遊,建立永久性居住區(太空城堡),向太空其他星球移民等載人航天的遠期目標前進。

我們把鏡頭對準和平號空間站進行放大特寫,你會發現它的規模龐大結構複雜。當移動鏡頭對其從外到內逐一觀察,先從外觀對接過渡艙、桁架、太陽電池等部分欣賞完畢後進入站內觀察居住艙,服務艙,實驗艙。待裏裏外外環視完一遍後,我們再將鏡頭的視角返回實驗艙。為什麼要回到實驗艙呢?因為在實驗艙內,你會看到一個身穿航天服的年輕人,他在失重狀態下浮於空中忙碌地操些那些電子儀器設備。盡管他全身上下被航天服包裹得嚴嚴實實,但是通過航天服頭盔的透明麵罩我們還是看到了一張英俊無比的臉。那張臉是那麼的英氣逼人,勢不可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