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就在那有毒的漣漪裏,
在它的深淵,有一塊墳地
適合於他,他能從那墓堆
為他孤獨的想象帶來安慰——
他寂寞的靈魂能夠去改變,
把淒涼的湖變成伊甸樂園。
——愛倫·坡《致湖》(曹明倫譯)
埃德加·愛倫·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美國文學家,與安布魯斯·布爾斯和H·P·洛夫克拉夫特並稱為美國三大恐怖小說家。此外,他還擁有多重光環:恐怖小說大師、偵探懸疑小說鼻祖、科幻文學先驅和早期象征主義代表等。
愛倫·坡出生於一個戲劇家庭,本名埃德加·坡,幼年時父母雙亡,後由約翰與法蘭西絲·愛倫夫婦撫養長大,更名埃德加·愛倫·坡。早年,愛倫·坡一度就讀於弗吉尼亞大學,後於1830年5月進入西點軍校,因不滿軍校的壓抑生活,故經常刻意違反校規,在1831年1月受軍事法庭審判後被開除。期間,愛倫·坡與其養父斷絕了關係。
或許是繼承自家庭的戲劇天分,加之幼年培養起來的不安全感與叛逆性格,使得愛倫·坡在文學上擁有獨特的氣質。被西點軍校開除之後,愛倫·坡開始真正從事文學工作,並以獨特的風格躋身小有名氣的文學評論家行列。1841年,愛倫·坡發表《莫格街謀殺案》,成為後世公認的偵探小說鼻祖。1845年1月,愛倫·坡發表了詩歌《烏鴉》,他那與眾不同的詩才與創作理念使他一夜成名。
愛倫·坡集作家、詩人和文藝評論家等多重身份於一身,並在這些方麵都有很高的成就,在愛倫·坡的作品中,懸疑、驚悚小說最負盛名。他一生堅持“為藝術而藝術”的文學主張,推崇唯美主義與神秘主義,在寫作上可為達到某種效果而極盡描寫之能事。因此他的懸疑驚悚小說風格獨樹一幟,文字陰抑,充滿神秘恐怖氣氛,擁有廣泛的讀者群。
盡管如此,愛倫·坡一生卻頗受冷遇。作為美國曆史上第一位職業作家,他終生隻以寫作為生,因此長期處於困頓之中。1847年,愛妻弗吉尼亞死於肺結核,愛倫·坡備受打擊,自此墮入酗酒與精神錯亂中。兩年後的10月7日,愛倫·坡逝於巴爾的摩,時年40歲。關於他的死因眾說紛紜,通常人們認為是腦出血,但也有很多人猜測是酗酒、吸毒、霍亂、自殺和肺結核等原因。
愛倫·坡死後,他的名譽長期受到誹謗攻擊,但他的作品卻惠澤後人,流傳各國,對世界文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後世不少文學家、作家和詩人都對愛倫·坡十分推崇,其中最為著名的有偵探小說家柯南·道爾,法國象征主義頂峰時代詩人波德萊爾、馬拉美,浪漫主義代表作家、《金銀島》的作者斯蒂文森,以及素有日本“偵探推理小說之父”之稱的江戶川亂步等。
愛倫·坡一生創作頗豐,其中主要作品有懸疑小說《黑貓的詛咒》、《莫格街謀殺案》、《泄密的心》、《威廉之死》、《瑪麗·羅傑疑案》、《厄榭府之倒塌》以及《怪誕故事集》等,詩歌《烏鴉》、《致安娜貝爾李》等,文學理論著作《寫作的哲學》和《詩歌原理》等。
愛倫·坡的懸疑小說在文學界獨樹一幟,以其離奇神秘、驚悚陰鬱的風格吸引了大批讀者,在世界文壇經久不衰。其中,發表於1841的《莫格街謀殺案》是公認最早的偵探小說,作者以“密室凶殺”為中心疑點,展開了一係列精彩的推理。在隨後發表的《瑪麗·羅傑疑案》、《被竊的信》、《你就是殺人凶手》等作品中,作者更是將這種推理式寫作模式發揮到極致。愛倫·坡這種獨創的寫作手法,使得後世偵探小說家絕少能脫其窠臼。此外,愛倫·坡還成功地塑造了業餘大偵探奧古斯都·迪潘這一形象,柯南·道爾筆下的福爾摩斯幾乎就是迪潘的翻版。
法國大詩人波德萊爾曾花費十年時間翻譯出版愛倫·坡的短篇小說,並稱其是自己“文學創作的老師”、“困苦一生的知交”。與愛倫·坡同時代的美國著名文學評論家詹姆斯·羅塞爾·洛威爾極少讚譽他人,但他把“最富卓識與哲理的大無畏評論家”的讚譽毫無保留地給了愛倫·坡。
愛倫·坡的作品為後世提供了一個新的影視題材——恐怖偵探電影。20世紀極負盛名的電影導演希區柯克與蒂姆·伯頓也都是愛倫·坡的忠實粉絲。
本書精選編譯了愛倫·坡的驚悚懸疑短篇小說,旨在為愛倫·坡的文學愛好者和喜好驚悚推理小說的讀者提供一個更好的讀本。因為愛倫·坡的行文風格獨特,文字描寫細膩繁複,為求準確傳達作品內涵,故在編譯過程中,我們酌情參考了一些前輩翻譯作家的版本,謹此表示感謝。此外,鑒於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不足之處,敬請讀者與文學翻譯同好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