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金府的老爺和少奶奶出門也去了城隍廟,自己才有時間偷偷的溜出來。轉眼嫁入金府已經快一年了,自己從來沒有見過自己的‘新郎倌’,但也難得悠閑自在。一有什麼事情都是大官家或者是王媽來通知。
今天早上王媽興衝衝的跑到了自己的別院,一臉看到讓人煩的狗一樣的看著自己。
“少奶奶已經有了身孕,今天老爺要陪夫去城隍廟求平安,老爺問二奶奶你去不去”一點尊卑都沒有。
“王媽,昨日好像吃壞了東西,我有些不舒服就不去了。”
看著王媽樂得屁顛屁顛的跑遠了,這哪是問一下,這明明就是不想讓去嗎。
“月季,你給我看著,我出去一下,晚一點回來”
“二奶奶,你又要出去呀”月季是自己嫁來以後,分到自己身邊的隨身丫頭。我從來不把他當下人,也從來不把他當朋友,因為從嫁入金府之後,就知道,自己沒有朋友,月季也是聽話,不會像別人那樣瞧不起自己,但是自己做什麼她從來也不會問,對於今天她的多嘴,自己隻感覺到有些厭煩。
“也不會有人來查,你就幫我看一下就好”是從什麼時候?聽到吳辰死訊那一天?看到棺材裏的戰盔那一刻,還是這一直積壓在自己內心深處誰也摸不得碰不得的自己的脆弱,自己很久都不知道什麼是微笑,它好像從很久以前就已經消逝了。
走在繁華的大街上,隨手擺弄著從自己身邊經過的玩具,布匹和衣物。從擁緊的人群中穿梭,這樣才感覺到自己真的還活著,有的時候感覺自己的靈魂飄到了很遠的天外。
“唉,你看沒看見,聽說今年連皇後娘娘都來我們柳林鎮上香拜佛了”
“是嗎?是嗎?”
聽著身邊的人唧唧紮紮的說著,原來真的是皇後娘娘。從轎子就能看出來,皇室王公所用的,稱為輿轎;達官貴人所乘的,叫作官轎;人們娶親所用的那種裝飾華麗的轎子,則稱為花轎。抬轎子的人有多有少,一般二至八人,民間多為二人抬便轎,官員所乘的轎子,有四人抬和八人抬之分。凡是三品以上的京官,在京城乘“四人抬”,出京城乘“八人抬”;外省督撫乘“八人抬”,督撫部屬乘“四人抬”;三品以上的欽差大臣,乘“八人抬”等。至於皇室貴戚所乘的轎子,則有多到10多人乃至30多人抬的。此外,乘轎還有一些其他方麵的規定,處處顯示著封建社會裏森嚴的等級製度。古代轎子的形製上也有規定。例如在清初皇帝後妃乘坐的豪華的輦,親王坐的轎子是銀頂黃蓋紅幃。三品以上大官雖可用銀頂,皂色蓋幃,在京城內四個人抬,出京用八人。四品以下隻準乘錫頂、兩人抬的小轎。至於一般的地主豪紳,用黑油齊頭、平頂皂幔的。
看著那頂轎子下麵的人,數都要數一陣子,接著來的應該是達官貴人,在接著就是有錢的大戶員外和善人,最後才是這些平民百姓,自己生無所求,死無所戀,所以城隍廟和自己沒有一點關係,自己順著人流相反的方向走去。
木子藝坐在轎子裏,旁邊坐著他的美麗嬌妻,在有些擁緊和顛簸的轎子裏,讓他感覺到壓抑。
“老爺,你說我們給孩子取個什麼名字好呢”夫人嬌嗒嗒的問著木子藝。
“還早呢,等孩子生出來在取也不遲”木子藝不耐煩的回答到。
“可是都已經7個月了,在有兩三個月他就現來了”夫人有些嗲聲嗲氣的裝做生氣。
“好好好,那等上完香,我們回去取好不好”木子藝軟下話來,哄著嬌妻道。
“那好吧”夫人也不在追問。
木子藝想打到簾子透透氣,看著轎外麵擁擠的人群,無意間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
“停轎”
“老爺你幹嘛去”夫人趕緊拉住了木子藝
“我突然想到莊上有件很重要的事情我還沒辦呢,我要趕著回去處理一下,夫人你就讓管家和王媽陪你去一下吧”不等夫人發出怨聲,就逃出了轎子,順著那個熟悉的身影追去。
不知不覺自己遠離了喧囂的街市熱鬧的人群,來到了一條離出城很近的小巷,隻顧著邊走邊愣神,都沒有發現離自己不遠處正有幾雙眼睛盯著自己。
“啊-------”慶興自己在該停腳的時候停住了腳步,否則在向前一步,一把明晃晃的劍就刺在了自己的喉嚨。
在一定神看,心中暗叫倒黴,那不是那天自己打到那四個劫匪中的兩個嗎。兩個人正一副看好戲的樣子看著自己。自己慢慢的往後退,他們就一步步的緊逼。
“有話好說,咱們有話好說”
“有話是有話,但是這話,不太好說”
“那。。。。。那您就慢慢說”
“好啊,那天你放走了我們的財神爺,害得我們回去被我們的老大好一頓打,這賬該記在誰頭上你不應該不知道吧”看著另一個人拿著刀,刀和另一隻手在打著響,一副要你好看的樣子。
“那個。。。。。。。。”我用手指指著他們的後麵。
“什麼?”兩人一齊回頭,紫裳順手將放在牆根下挑燈的竹竿拿在手中,在兩個人還沒回頭的時候,朝著後腦一人一下,隻聽見‘噗通’之後,兩人就被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