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一切為了公司發展(1 / 3)

扣扣扣,殷浩抬頭,隻見律振飛手上端著水果拚盤,斜依著門框,一隻手象征地敲擊木門,正笑吟吟地看著他:“你今天真的很忙啊。”一邊說著,他一邊走進書房,把水果拚盤放到殷浩旁邊,“真有那麼嚴重?”

勞駕律振飛親自送水果關心工作,殷浩忙的再焦頭爛額也立刻笑眯了眼:“也不是。但是這些亂子總要盡快解決。我想晚上把商務策劃部做的融資的計劃全部看完、敲定,明天約見幾家有合作意向的開發商。”南區的開發計劃實在太大,LK當初就知道獨自吃不下來,現在就算想獨自撐起,銀行那邊也一定要頗費一番功夫,現在隻好幾種方案一起考慮,盡快後續資金到位。

至於鄭國泰那邊,他已經吩咐了工頭不必管他,繼續施工。下午和他們開會的時候,他已經對鄭國泰發過飆,合作開發可是有協議的,對方這完全是惡意阻撓,在法律上站不住腳的。不過畢竟是鄭家的私人土地,對方製造糾紛十分可惱,如果鄭國泰不知收斂的話,他手上還有這家夥的一些資料,可稱之為商業犯罪記錄的那種,人在商場混,怎可能沒有一點出格的事情,就看這家夥識不識相了。

哼,雖說振飛回公司他並不反對,但這些老東西居然異想天開,想讓他交出大權,還敢用公事來威脅,那簡直就是老糊塗!

這些老東西,他早就留著一手對付他們,就算清白一些的比如何令賢,他也曾經暗中指使過人進行過商業賄賂,並且留下了證據,如果不是看在振飛的麵子上,他今天就讓他們進去吃牢飯!

“哦,是該盡快。”律振飛點點頭,坐到殷浩身邊,拿起一份計劃書,翹著腳眯起眼睛看起來,隨口道:“唉,現在找合作夥伴很虧啊,一塊大蛋糕,還要求著別人分。對方肯定會趁機提條件的。”

“合作是雙贏的事情,我相信有眼光的企業一定會知道南區的價值,合作是需要雙方爭取的。”殷浩解釋,溫和的目光注視著對方,仿佛看到當年兩人也這樣在公司挑燈夜戰,那是當年振飛初入公司,向自己求教的事情了。

一瞬間,他有種仿佛回到當年的感動。但對方似乎毫無所覺,忍不住搖頭自嘲,殷浩埋頭繼續處理公務。

律振飛一邊看計劃書,一邊吝嗇鬼一樣的直皺眉頭:“不劃算,太不劃算了。一年要分兩成的收入給對方,而我們前期投入這麼多,怎麼算也比較虧。”他又唉聲歎氣的看了一陣,把殷浩桌上的幾分計劃書全搶去瀏覽了個遍,眉頭卻越皺越緊,最後一拍桌子:“殷浩!”

“幹嘛?”殷浩嚇了一跳,他正對著電腦評估計劃,被猛然一喝,茫然的抬頭望著對方。

“你不是要找合作夥伴麼?”律振飛中氣十足。

“是啊,怎麼?”殷浩點頭,難道他有什麼好點子?

“別找了,”豪氣一拍桌子,律振飛底氣十足,“這錢我出了!”言罷傲然低頭,與殷浩呆愣住的目光對視三秒,後者才愣愣低呼一聲:“啊!”他伸手想摸摸對方有沒發燒,卻在對方淩厲瞪視的目光下住手,訕訕道:“你沒事吧?資金的缺口大約兩億多啊!我記得……”他想了下措辭,小心翼翼道:“……你好像還歸我養吧?”

“嘿嘿。”據說被養的男人笑了兩聲,也不多說,獻寶似的上網打開殷浩給的帳戶,輸入自己的生日,居然顯示賬上金額有9千萬!

殷浩大為意外,驚訝道:“哪來的這麼多錢?”他記得當時匆忙給他的金卡上大概也就20來萬吧?上超市刷幾袋方便麵足夠了。

“炒股炒的。”律振飛得意洋洋,手指滑動鼠標,又點擊了幾下,打開了了屬於自己名下的帳戶,上麵倒隻有一兩萬,不過每日進出的金額頻繁,最高記錄居然達到了兩億……

殷浩的臉色怪異起來,炒股炒的?LK也是上市公司,作為總裁殷浩深知眼下股市低彌,除非是股神巴菲特,否則哪有可能在短時間裏炒到這麼多錢?

發現對方臉色變幻不定,律振飛早就料到對方驚疑,賊兮兮地補充:“恩,一開始是炒期貨,賺了一點。你卡上的錢就是炒期貨的。”他措辭十分地謙虛,根本沒提他是用什麼手段,“我卡上的錢本來想長線投資的,結果發現前兩天標準普爾500指數波動很詭異,後來證實是美國幾家大的對衝基金正在對標普500發起衝擊,恩,我趁機撈了一把大的。”帶著賊兮兮的笑容,律振飛指指顯示屏上兩億金額的獻寶,這家夥深知那些國際炒家的一貫伎倆,估摸著標普的實力,明智的選擇了一方豪賭,結果被他押對寶。可惜就是手頭本錢太少,這麼個好機會,才賺了不到三億人民幣。

殷浩聽他說得簡單,但也聽說過標普500包含400家工業類股,40家公用事業股,40家金融類股,及20家運輸類股,市值,流通性,產業代表性都不可小覷,而敢於跟這些業界巨頭的叫板的幾家國際對衝基金,是連幾個國家聯合中央銀行都不放在眼裏的主,他們用金錢掀起風暴,呼風喚雨,這樣一番混戰,自然驚醒動魄,遠不像律振飛自己說得“押對寶”那麼容易。光是分析的眼光,選股的種類,操作的時機,拋受購入的數額,在遙遠的美國發生惡鬥,股指起伏動蕩,變幻莫測,機會稍縱即逝,國內的操盤手也大多隻是觀望,如果想要分一杯羹,即便是經過實戰、深暗此道的經驗老手,一不小心也血本無歸。

也隻有美國這樣的強大國家,華爾街和財政部左右旋門,能夠讓這些資本家自己人折騰自己人,換了泰國印尼之類,大概又是一場金融風暴,然後國家央行入市救場,結果也被打垮,然後經濟也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