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看陸遊是怎樣騷擾他的,陸遊一臉悲憤的表情站在宋高宗麵前,說皇上啊!這次您一定要禦駕親征,隻有這樣前方的將士們才能同仇敵愾。如果您不放心,我陸遊願意做您的馬前卒,誓跟金人戰鬥到底!陸遊越說越激動,居然哭了起來,這還不算,哭著哭著流鼻涕了,陸遊也不怕惡心,那眼淚跟鼻涕流得嘩嘩的!在擦拭的時候不小心甩到了唐高宗的龍椅上。我靠!這不是要命嘛!宋高宗被陸遊這麼一搞龍顏大怒,你陸遊簡直是太過分了,這麼不講究衛生,這麼不顧一個文人的身份,成何體統!盡管宋高宗是氣得雙手發抖,可陸遊呢?不管這些,還在那哭著說,皇上啊!您一定要禦駕親征,禦駕親征……我陸遊甘為馬前卒!
這就是著名的淚濺龍床事件。據說,這事鬧得非常大,朝廷很多官員都說陸遊這小子是不是瘋了。當然,也有看笑話的,不過想起來也的確挺好笑的,你陸遊好好說不行嗎?幹嘛弄得又是眼淚,又是鼻涕的,還甩到龍椅上。在這裏可能有人要問了,陸遊如此膽大妄為,宋高宗不殺他嗎?沒有,即便是宋高宗想殺陸遊,他也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殺他。因為,殺陸遊就等於殺那些跟陸遊一樣的主戰派。宋高宗不會傻到這個地步。那麼,剩下的辦法就是貶謫,古代皇帝都愛幹這事,對那個官員看不順眼,貶唄!反正有那麼多偏遠荒涼的地方,夠你喝一壺的了。好在宋高宗隻是把陸遊貶回老家去了,要是像柳宗元那樣,陸遊可真是死路一條了。所以說,宋朝的皇帝對文人還是挺寬宏的,要換了其他朝代,陸遊早就沒命了。
除了這件事讓宋高宗很是不爽外,陸遊還有不少觀點都是跟宋高宗對立的。比如,陸遊一直都認為南宋的都城不應該在臨安,而應該在建康。以前是沒法,現在局勢比以前好多了,不應該在江南這個花紅柳綠,消磨鬥誌的地方長期呆著。陸遊真是死豬不怕開水燙,這樣的觀點他都可以直言不諱。當然,陸遊敢這樣說也是有原因的。原因在於朝廷曾討論過都城的問題。主和派認為應該就在臨安,而主戰派認為應該在靠近宋金邊界的地方。像宗澤就覺得應該在東京,東京保衛戰的牛叉人物李綱認為應該在陝西關中一帶,或者湖北襄陽,如果這兩個地方都不行,那就隻剩下建康了。在這裏,我說一下建康,既然陸遊認為建康是都城的最好之選,理由是什麼呢?
1.建康曆來是被公認的帝王之都。這個無需多說。
1.建康城池穩固,城高三丈。而且依靠長江,有長江的掩護,進可攻,退可守。
2.占領了建康,可以控製富庶的江南。
3.建康西北兩麵都有長江可依,又有鍾山龍盤、石關虎踞之勢。
盡管選擇建康作為都城有這樣大的好處,可宋高宗就是不同意。原因是什麼呢?我認為有兩條:一是臨安“太好玩了”,能讓宋高宗流連忘返。據說,宋高宗當年丟棄百官置老百姓於不顧逃跑的時候,遠途經過不少地方,唯獨臨安讓他是心醉不已。臨安多好啊!有詩為證,“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題臨安邸》)。二是臨安靠近東海,一旦發生戰爭,宋高宗可以坐船逃跑。這小算盤打得挺響的,連退路都想好了,從海上逃,如果有飛機的話,估計毫不含糊的從空中逃跑。你說,像這樣一個皇帝,陸遊能實現他的政治理想嗎?難,難上加難。不過,別以為從海上逃就是最好的,雖然金人對海戰不感冒,但是,如果在海上呆久了也是要出問題的。最直接的一個問題是,吃什麼?即便是人家不敢來追你,餓也得把你餓死。還別說,這樣的悲劇還真的發生過,而且就發生在南宋。公元1279年,南宋的最後一個皇帝叫趙昺,他被蒙古人一直追到了海上。原來,南宋軍隊在崖山海戰中被元軍打得稀裏嘩啦,全軍覆滅。有個叫陸秀夫的人背著八歲的趙昺逃到海上,結果實在是撐不下去了,沒有辦法,就抱著趙昺一起投海自盡了。
陸遊卷起鋪蓋回老家山陰後,一呆就是三年。現在有一個問題出來了,陸遊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要皇上禦駕親征,那皇上去了嗎?宋高宗原本打算從海上逃的,在紹興三十一年,即公元1161年,這一年的五月是宋高宗的生日,金國的完顏亮派使臣前來祝賀,這幫使臣可不好伺候,他們不但傲慢無禮,而且還借著祝賀之際,要求重新劃分宋金兩國的國界,怎麼個劃分法呢?長江以北的地盤都歸金國。如果不答應的話,那後果會很嚴重。
宋高宗嚇慘了,如果答應的話,那以金國的狼子野心,以後還會要得更多,不答應的話又怕金國一生氣,說不定連臨安也呆不下去了。這金國的使臣也夠壞的,他們還說宋欽宗已經嗝屁了,從精神上刺激宋高宗。宋高宗果然入局,當場就哭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