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師”是中國曆代封建帝王對於佛教徒中一些學德兼備的高僧所給予的稱號。事實上,國師之職並非一定要是佛教法師,道教仙師亦可。唐法琳的《辯正論》卷三“(僧)實國師”的記載看來,北周時似已有國師的稱號了。
做為一個地球人及考古係的大學生,陸陽對各個朝代的律法律典都不陌生,再加上現代社會政治體係的親身實踐,所以陸陽給了出了很多實用建議,短短幾天的時間裏,就給大秦帝國未來百年的發展訂下了一個長遠目標,同時還有一個一年期的短期目標。
所謂一年期的短期目標與陸陽本人息息相關,這個目標就是,一統三國,建立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秦帝國。
千年之前,自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始皇采取遠交近攻、分化離間、合縱連橫的策略,發動秦滅六國之戰,曆時九年。
“秦始皇贏政九年就可以滅了六國,我陸陽做為一個現代人,一年滅掉這個星球上的趙齊兩國,應該不是難事吧?”
這就是陸陽此時心中的真實想法,當然了,滅掉趙齊兩國的根本原因不是陸陽要和贏政比一個誰的能力更強,而是想要集三國之財力為自己所用,助自己在修仙之途上更上一層樓。
當日方寸之爭勝利之後,陸陽得到了天子闕和國師公孫讚的召見,陸陽的國師之位也因此而確立。
大秦帝君天子闕之所以正值壯年之時突然身體不適而要退位,原因是他修煉的過程中出現意外,為了保全性命,天子闕要跟隨公孫讚離開秦國尋覓仙緣,以保全自己的性命。
大秦帝君天子闕竟然也是一個修士,而公孫讚就是他的師傅。同時經過談話得知,公孫讚之所以成為秦國國師,其目的和陸陽一樣,就是借助一國之力,為自己尋找修煉所需的各種靈材。經過十年的時間,公孫讚的修為已經達到了可以禦劍飛行的煉氣中期境界,於是決定離開秦國尋訪仙緣,而恰巧天子闕修煉過程中走火入魔命不久已,所以才會借仙師鬥法封太子立儲君,並在極短的時間內主動退位讓賢。
這可是個好消息,陸陽來到這個世界已經兩個多月了,這是第一次聽到有關修仙門派的消息,不過當問及詳細情況之後,得到的答案卻並不樂觀。
按公孫讚的說法,他也是一個偶然機會認識了一位大能修士,這位大能修士傳他了一套修行功法,並留下一些修行煉材之後就沒有消息,公孫讚用了二十年的時間,傾整個秦國之力尋找修煉靈材,才能夠進階煉氣中期境界。
秦、趙、齊三國所在地的外圍,被一個高達萬丈連綿千裏的雪山阻擋,傳說中的修仙門派就在這千裏雪山之外,而若想穿越這千裏雪山,其修為必須達到可以禦劍飛行的煉氣中期境界。
“原來如此。”
雖然消息並不樂觀,至少證實了修仙門派的真實存在,所以陸陽得到這個消息後依然是興奮異常,同時對自己的未來重新做了一個規劃,於是就有了先前說的大秦帝國百年計劃和一年期的短期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