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上帝會給好孩子糖果(1 / 1)

17年前,17歲的蔡少芬當選“最年輕的港姐冠軍”。光鮮背後,她隻是母親手中的一張皇牌,用她的青春和身體償還母親過億的賭債。為了替母還債,她成為富商劉鑾雄的情婦,過了7年暗無天日的包養生活。99年戀上代父還債的吳奇隆後,為了愛情,她毅然離開劉鑾雄,靠著微薄的片酬填補母親與日俱增的賭債。吳奇隆和她一樣捉襟見肘,拍戲之餘,她親自從青島買張“搖搖椅”扛回香港,隻為節省幾十塊錢。惺惺相惜的愛情,令她舍棄富貴,承受生活的艱苦,經濟的拮據和健康嚴重透支。然而共患難的真情,仍不敵現實的殘酷,3年後,厭倦了清貧的吳奇隆,提出分手。

拚卻所有,卻換來破碎,蔡少芬在朋友的婚禮上,聽見新人宣誓“我願意”時,角落裏她淚流滿麵。那段時間,她瀕臨崩潰,“死了就一了百了”的自殺念頭常常閃過,信仰基督的她惟有自我勉勵:“堅持下去,主終有一天會眷顧到我!”天助自助者,她的堅持終於得到主的垂憐,2003年拍《水月洞天》時,蔡少芬與張晉一見如故。小她1歲的張晉9歲習武,雖做過章子怡和楊紫瓊的替身和周潤發的太極拳老師,但論及知名度與經濟狀況,還遠不如她。30歲的蔡少芬經曆幾番沉伏後,仍像個涉世不深的少女,對愛情抱著近乎理想化的天真與執著。張晉雖一名不文,她卻感恩知足:“以前我什麼都沒有,連愛都沒有。現在我雖然負債累累,但我還有愛。”

因為愛,她患病時他寸步不離地守在床前悉心照料;因為愛,他不辭辛勞地遠赴新疆探望拍戲的她;因為愛,她為了多一刻的相處而向導演極力推薦他;因為愛,她銀裝素裹地與他牽手逛街,聽演唱會,並在兩人的手機上貼滿親密的大頭貼。沒有錦衣玉食,也沒有傳媒追訪,他們像鄰家孩子一樣低調而尋常地愛著彼此。或許,從前情路上的顛沛流離,都是成全她與張晉的鋪墊。沒有體會過枯等的酸楚,她便不會了解相守的可貴;沒有經曆過失去,她便不會知道真愛的難求。漂泊了太久,對蔡少芬而言,尋常恒久的愛護與陪伴勝於一切。因此她割舍下香港的一切,隨他赴內地發展,獨力承擔440萬的新房房款,並毫不介意地說:“窮沒有問題,重要的是他對我全心全意。”愛情圓滿,需要的不過是兩顆全心全意的心。於是2007年歲末,蔡少芬終於成為張晉的新娘,如願披上了婚紗踏過了紅毯,在牧師的見證下,無怨無悔說出:“我願意。”

幸福不是必然的,不計得失的付出,真誠以待的相愛,不離不棄的相伴,體諒與承擔,才能結出甜美的果實。於是,鉛華洗盡的蔡少芬,最終得到了屬於她的那顆糖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