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理論家(1 / 3)

喬治·希恩不同於你遇到過的任何醫生

如果一個跑步者發現自己在一個荒島上,而在那裏隻允許有一個人陪伴他,那麼這個人會是誰呢?不管怎麼說,來自新澤西州雷德班克農村的名叫喬治·希恩的心髒病專家將是可能性最大的人選。在整個跑步世界,沒有人達到象希恩那樣的地位,當然沒有哪個人的跑步知識以及對跑步的影響有他那麼大。在他並不實際外出跑步的時候,他就寫關於跑步的文章和作關於跑步的報告,他出席與這項運動有關的會議和座談會,並在電視節目中發表關於跑步的談話。他還在運動員更衣室愉快地向跑步者談醫學知識,同世界各地腳部受傷和感覺不適的運動員保持著大量的通信聯係,並製訂了一套在第十五章中介紹過的、現已廣泛采用的跑步者體操。有些人說,他想幹的事情又多又瑣碎,有時不免要流露出煩惱的情緒;然而他所做的好事是不可否認的。

希恩身高五英尺十英寸,身體很瘦,體重一百三十六磅,將近六十歲了。他說話溫柔,舉止文雅,臉上刻著皺紋,看上去顯出一副疲倦的樣子,但他身體卻象三十歲的人。幾年前他創造了五十歲以上的老人一英裏長跑記錄(四分四十七秒六)

和五十四歲的老人兩英裏長跑記錄(十分五十三秒)。但是他與眾最不同的地方卻是他那種對待醫學和跑步運動的態度。

希恩在一個合群的職業中顯然是不合群的。有些醫生說,跑步會刺激人的脊椎,使人體重要的器官鬆動,造成大腦混亂,他就經常直言不諱地批評那些醫生。他說:

“這些人應當出去跑跑步,親身體驗一下,而不要想當然。”他甚至還直言不諱地批評那些不很了解情況的好心的醫生。(一般的內科醫生對體育醫學並不感興趣。他們告訴由於運動而受損傷的人們不要進行體育運動,這樣的治療方法是夠簡單的。如果病情不見好轉,這些醫生便把病人轉到矯形外科醫生那裏去。)然而,跑步者特別喜愛希恩的一點是,他堅持認為跑步並不僅僅是一項運動——它是一項經常使人看到其深遠和永恒價值的活動——他的這種態度是有感染力的。

事實上,希恩不僅僅是研究跑步的醫生,而且是這方麵的理論權威。不久前,他在為《內科醫生和運動醫學》主編的一個專欄(這個專欄有一個自貶的名稱:《跑步狂》)中發表文章說:

在體育運動中,人的整個生命壓縮到幾個小時以內;在體育表關於跑步的談話。

他還在運動員更衣室愉快地向跑步者談醫學知識,同世界各地腳部受傷和感覺不適的運動員保持著大量的通信聯係,並製訂了一套在第十五章中介紹過的、現已廣泛采用的跑步者體操。有些人說,他想幹的事情又多又瑣碎,有時不免要流露出煩惱的情緒;然而他所做的好事是不可否認的。

在體育運動中,人的整個生命壓縮到幾個小時以內;在體育運動中,能夠在一英畝大的場地上體會到整個人生的情緒;在體育運動中,人會在貫穿紐約市某個公園的六英裏小道上感到難受,死過去,然後複生。體育運動是一個舞台,在這個舞台上罪人能變成聖人,一個平凡的人能成為不平凡的英雄;在這個舞台上,過去和將來能同現在溶合在一起。體育運動妙不可言地能使我們得到登峰造極的經驗,在這樣的境界中,我們感到自己同世界混為一體,並超越一切衝突,因為最終我們發揮了自己的全部潛力。

跑步者很欣賞這種見解,因為它使一項令人汗流浹背、筋疲力盡的運動具有人們通常不會賦予的意義。讀了希恩的文章就會使人重新相信,跑步確實具有象它表麵看來那樣的重要性。如果他能一貫地表示這樣肯定的意見,那我們當中誰還會抱懷疑態度呢?

如果希恩目前不是象他本人這樣的醫生的話,他是不會享有跑步理論家這樣無容置疑的聲譽的。跑步者看到他這樣樂意免費向人傳授大量醫學知識常常表示驚訝。

一名中年馬拉鬆賽跑運動員向我談到他寫信給希恩後遇到的情況,他說:“我參加波士頓和楊克斯的馬拉鬆長跑時受了些傷。後來情況惡化了,我的髖部不能動了。我的膝蓋也痛。我真正陷入了困境,所以我給希恩寫了一封信。他一接到這封信立即給我打了個電話。他告訴我這看來象是肌平衡覺缺失,並且告訴我一位足病醫生的名字。我去找了那位醫生,他給我治好了。”另一個跑步者問希恩為什麼當他跑步時,肚子裏的氣體老使他不舒服。他說:“我肚子裏的氣體老是翻騰。希恩叫我少吃新鮮水果和生蔬菜。第二天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希恩開始參加賽跑是在一九三六年至一九四零年,那是在高中和大學時期,他跑一英裏的速度是四分十七秒,半英裏為一分五十五秒,這樣的成績在那個時期算是很好了,無論按什麼標準看都是不錯的了。後來他進入醫學院,結了婚,做開業醫師,有了十二個孩子,體重增加到一百六十磅,就放棄了這項運動。一九六二年他四十四歲的時候,有一天他打網球把手骨折了,於是他決心試一下他是否還能跑步。結果他還能跑步。他的想法是要用五分鍾跑完一英裏,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他參加了在紐約範科特蘭公園舉行的山地越野賽跑。他說:“我著了迷,這顯然是我要參加的賽跑。如果你想快跑,那你盡可能這樣做,但是沒人催你快跑。你是跑步穿過樹林,如果按自己的速度跑就會受傷。”

一九六八年的某一天,雷德班克的地方周刊《紀事報》的體育編輯請希恩對當時正在墨西哥城舉行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寫一篇文章。希恩幾乎沒有給公共報刊寫過稿,結果他發現,他不僅有寫作的才能,而且從寫作中得到了樂趣。不久他便為《紀事報》的定期專欄寫稿,並且為《內科醫生和運動醫學》、現已停刊的《健康生活》雜誌和《世界網球》寫稿——自然不用說還為《跑步者世界》的醫學顧問定期專欄寫稿(他現在就是該報的醫學編輯),他有時還為《紐約時報》寫些文章,並且著書由《跑步者世界》發表(其中有《體育醫學百科全書》和他寫的極為成功的《希恩醫生談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