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全國公路網計劃裏,整體來要求並不高,隻要能夠做到縣縣通車就行了。
但是這種低等級公路對於普通地方來還好,算是比較適合的。
但是對於部分富裕,同時公路運輸需求龐大的地區而言,卻是明顯不夠的。
比如直隸四道地區,這地方有錢,陸地運輸需求也大,現在直隸四道地區的官道,基本上都是屬於能夠通行汽車的砂石路麵,少部分路麵還是水泥或瀝青路麵呢。
雖然直隸四道地區的官道大多依舊晴楊土,雨泥濘,但是不管怎麼,那都是能通行汽車的,而且甚至都算得上路況不錯。
這已經是滿足了京畿交通部提出來的公路網要求。
如果要在這地方繼續推動公路網建設計劃的話,那麼就要搞路麵硬化了!
但是這事其實不用京畿交通部出麵,他們自己就已經開始行動起來了,江南道、皖南道都已經有了自己的道級公路網規劃,在原有的官道公路上進行擴寬、拉直、降低坡度,最後鋪上渣油,形成砂石路基渣油路麵的公路。
盡管這個硬化路麵的等級,比不上鬆江府的高等級瀝青碎石路麵的沿江道道,但是對於這個時代的長途公路而言,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也就是,江南道也好,皖南道也好,或者京畿所在的承府也好,其實用不著交通部那邊推動什麼公路網計劃,他們自己就能夠搞定。
但問題是即便是這樣,這些普通的公路網也很難滿足未來汽車運輸的需求。
那些硬化路麵,為了連接沿途各縣各鎮,都是修的彎彎曲曲,坡度也大,後續就算江南道把硬化路麵從上海鋪設到金陵城,但是想要從金陵城開車去上海,恐怕沒幾時間是到不聊,甚至跑著跑著就把自己給繞暈了。
而且直隸四道地區,尤其是長江以南的江南道、承府、皖南道這一片地區,經濟發達,民眾富裕,汽車保有量極大,同時也是汽車運輸發展最迅速的地區。
而且當地的汽車保有量還在持續大幅度上漲,同時汽車運輸將會成為當地中短途陸地運輸的主要工具,這讓江南道的地方官員很憂心,因為現有的公路網計劃,哪怕是進行了路麵硬化之後恐怕也很難滿足五年後,十年後的需求。
他們對更好的公路係統有著迫切的需求!
尤其是直接聯係周邊城市的幹線公路。
這種情況下,江南道、皖南道、浙江省三地,聯合遞交了籌建環太湖超級公路的申請,計劃規劃並修建一條環繞太湖,連接杭州、上海,蘇州、金陵、蕪湖的幹線公路。
交通部一看,好事啊,直接給批準了,不過帝國交通部沒打算給錢,你們要修自己解決資金問題!
這把上述三地的地方官員們氣的飆血!
為啥其他地方修路都有京畿資金補貼,我們修個路就沒有啊?
交通部的官員都懶得搭理他們,全國公路網計劃的項目資金,針對的可不是直隸四道這種富裕地方,而是針對那些欠發達地區,尤其是沒有火車、沒有河流的內陸地區,為的是初步解決交通困難地區的通車問題,可不是用來給富裕地方修建超高標準的幹線公路用的……
自己有錢自己修去……
京畿不給錢,於是乎兩道一省一府,自己就內部先鬧翻了!
比如罷,人家江南道才不管杭州連接蕪湖的公路修不修呢,人家隻在乎蕪湖到上海的公路,頂多再加一條上海到杭州的公路。
而杭州那邊,人家才不管上海到蕪湖地區的鞏固呢,人家隻要杭州到上海,杭州到金陵的公路。
總之各地有著自己的打算,最後很自然就鬧翻了!
鬧翻之後,土豪江南道很不爽,也不搭理那些窮兄弟了,打算自己搞!
於是乎,上海到鎮江的江南幹線公路計劃就被啟動了!
承府那邊一看,行啊,我也修一條承府內部的幹線公路,其他的老子也不管了。
皖南道一看,然後盤算下了手裏的資金,最後一咬牙也準備自己修一條皖南幹線公路,好歹把蕪湖和東邊的承府連接起來。
於是乎,各自修各自的,這上海到蕪湖的幹線公路就出現了……
但是南邊的杭州一看,媽呀,你們幾個一點也不地道,怎麼把弟我給落下了……
結果又回頭找承府,找皖南道,找江南道,試圖也搞一條上海到杭州的幹線公路,再搞一條杭州到金陵城或蕪湖的幹線公路,資金問題嘛,各自負責境內的公路,最後連接起來就行了。
然後一條浙北幹線公路也出現了。
最後,四家在環太湖幹線公路計劃鬧翻沒兩個月,四地區各自修的幹線鐵路連接起來後,新的環太湖幹線公路就出現了。
這情況讓周邊的吃瓜群眾看的蛋疼不已,早這樣,先前你們鬧騰幹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