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1 / 2)

昆侖山,洪荒萬千群山之首,巍峨磅礴,峰巒疊嶂,綿延億萬裏。山體自山腰起終年靈霧籠罩,九天罡風吹之不散。這白霧環繞群山,仿佛給昆侖山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麵紗,瑰麗而神奇,遠遠看來頗為震撼人心。

昆侖山峰頂,九天罡風層中自成空間。其內雲霧繚繞、霞光萬丈、仙韻盎然。隻見一根巨大的天柱自昆侖山頂貫通天地,穿雲而上不知幾萬裏。巨柱四周有九座形狀奇特的巨大山體環繞而動,一動一靜間道韻流轉,神秘莫測,好像是與天柱自然生成一般。而在九座山體四周則是遍布大大小小的各種其他山體,各色流光在其中往來穿梭,一片忙碌景象。偶爾還能聽見仙獸珍禽的鳴叫聲,當真是仙家氣派、洞天福地。這就是威名赫赫的上古宗門——瑤池仙派。而那巨柱就是聞名修真界的天柱山,傳聞是乃天地的支柱。

瑤池,一處不知名地方。斷崖橫陳,崖前的白色靈霧濃鬱的可怕。隻見那靈霧時而散亂無形,時而盈衝交替,茫茫間有道韻流轉,卻也是一處修行的寶地。在斷崖數十丈外的金色荷池上,一座雕花亭軒懸空而建,石階分三麵自亭上延伸下來。石階上正站著服飾各異的五人,觀看著池中的天地神物,讚歎間流露出深深的羨慕之色。

此時,不遠處以為雍容華貴的宮裝女子,在一群仙子般的侍女簇擁下款款而來。石階上五人連連向宮裝女子頷首示意,隻聽宮裝女子道:“西王母見過各位道兄,還請各位亭中稍坐。”

六人坐定,又有侍女奉上各色茶點、仙露。西王母這才微抬螓首道:“各位道兄,天象已現。其中原由各位都已清楚。此次請各位道兄前來,是要商量一下應對之策,不知各位可有化解之法。”

說完,西王母舉杯呡了一口,目光紛紛看向其他人。那五人聞言,均是眉頭深鎖,一副難於決斷的樣子。

坐在西王母對麵的青衫老者,鶴發童顏。聞言後,他左手輕鋝雪白的胡須,眼中不時有精光閃爍。幾個呼吸後,他抬眼看了其他人一眼,開口緩緩道:“昆侖鏡乃上古神器,神器示警,必是天地大劫將至。這其中的一切,想必也不用老夫明言了。我等各宗隨是傳承於上古甚至遠古時期,但曆來的天地大劫,我各宗都是元氣大傷,損失慘重。遠古神魔大戰和上古封神大戰的劫難,已使我各宗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經曆這萬餘年的修養,才勉強恢複了一些元氣和底蘊。此次,大劫又至。我等要精心準備謀劃才是,否則有可能宗門不保,傳承斷絕的絕境。”

一儒士打扮的老者聞言,連忙附和道:“太清上人,所言甚是。我等雖是修道萬餘載,但畢竟沒有經曆過神魔之戰和封神之戰。還是要準備周全,以免在天劫來臨時措手不及。否則,輕則身死道消,重則宗門不保傳承斷絕。我聖儒門,自孔孟聖人創道以來,尚不足萬餘載,底蘊也不及各宗。此次,各位還得精心謀劃一番才是。”

儒士旁邊的劍眉白衣男子聞言,哈哈一笑道:“夫子,過謙了吧。單你聖儒門的“君子劍”和“浩然天罡印”就足於媲美各派的上古神器了。再加上你遍布天下的儒生,這種底蘊還說不及。不過我等各派同氣連枝,在天地大劫麵前自當相互扶持,匡扶天下才是。你我兩派是入世修行弟子最多的,今後兩派弟子還要多多合作才是。”說完,白衣男子又轉向一寶相莊嚴的老僧道:“菩提道兄,你怎麼看?”

菩提道人聞言,微一頷首道:“天劍兄,所言甚是。我各派理當相互扶持,這天地大劫無人能夠幸免。我看此次過後,我各派多派遣弟子入世修行。一來增長見識提升修為,並可隨時監察天象,好應對未來大劫。二來各位不要忘了,魔宗中可是有上古神器“九黎神圖”的。此次天象想必魔門中的老怪物,也能捕獲到天機。到時魔門弟子肯定會為禍人間,我等各派也正好伺機鏟除魔門餘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