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上海,國際能源大會。
到21世紀初,全球石油在日益增長的需求及新能源的開發遙遙無期中日益緊張,每個國家的終極能源戰略除了儲備還是儲備,能源的爭奪更是劍拔弩張。中國經濟的增長無可避免因此開始減緩,泛珠江三角區還曾經遭遇“油荒”,許多漂亮的轎車某一刻成了一堆“廢鐵”。
在這種情況下,核聚變作為一種安全、不產生放射性物質、原料成本低廉的能源,成為人類未來能源的希望。但是,實現受控核聚變難度非常大,樂觀預計,核聚變要到30年後才能成為一種實用能源。
其實,到2020年,各國在核聚變的技術準備方麵已趨於成熟,聚變反應已不是問題,而是反應堆堆芯包殼材料無法解決,承受不了聚變反應的上億臨界溫度。中國雖然根據從史前文明遺址得到的資料,造出了包殼材料,卻發現無法大規模使用,壽命最大隻有3個月,而且所產生的熱能通過轉換,最大也隻能達到20萬千瓦/h。即便這樣,欠缺能源的中國工業也受益非淺了,隻是麻煩點。
超太鐵的發現是一個意外,但無疑是核聚變能源的福音,在大型應用方麵zhan有無可比擬的優勢,而龍晶更受青睞也將是不言的定局,電池大小的一塊,擁有的能量可比擬幾百度的電能。
按品質,天心將龍晶分為四品:極品、上品、中品、下品。四品龍晶,使用後的狀態非常有趣,極品富含靈氣,隨著能量的消失體積逐漸變小,最後化為烏有;上品由於含有微量的雜質,使用後剩下的微粒幾可忽略;中品雜質稍多,能量用完後的狀態是極少量的粉末;下品雜質最多,使用後的狀態就猶如被擠幹了水分的海綿,體積縮小了大約百分之八十。
究竟是天生成的東西,天心感歎,可惜極品上品太少了。帶回來的數千萬噸龍晶,隻發現了八塊拳頭大小的極品,夠重的,大約有20噸;上品多些,也不過80萬噸左右,中品大約有1成,剩下的9成全是下品。
1立方厘米下品晶塊約100克重,如果將其能量轉換為電能,估計將有100度(千瓦/時)左右,意外的是1立方厘米中品晶塊的重量和能量是同體積下品晶塊的百倍以上。經過幾次試驗之後,終於確定,晶塊的品級之分,反應在質量上是呈幾何級數增加的,另外透過神識分析,天心欣喜地發現,中品以上晶塊中蘊含的自然能量,人體比較容易吸收,這樣的話,在全中國推行內能十二階古武不會那麼難了。
25日,國際能源大會如期在上海召開。同日,中國宣布氫核聚變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並成功組裝20千瓦發電機組試機成功。世界的眼球再次投向中國,與會的各國能源部長明白,中國這個國家巨人前進道路上最主要的絆腳石被踢開了,他們顧不了看美國人嫉妒、日本人抓狂,想的是如何從中國引進這套技術。
天心是在國際能源大會前夕回到地球的,中國該怎樣跨入星際時代,是幾天來他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天心神識在全球互聯網絡中馳騁縱橫,如果說以前是美國人對中國的能源打壓,遏製了中國的發展的話,那隨著能源等一係列問題的解決,按說,中國國家的發展必將“勢如破竹”。但實際情況又會如何呢?
對國家的了解,在前30年的人生中基本上是來源於書籍和各種報道,天心除了對“世態炎涼”有真切的體會外,有一些不大不小的波折外,並沒有遭遇什麼仇恨死劫。想想也是,一個淡泊得幾乎“無爭”之人怎麼碰得上那些“好”事。而天心基本上屬於有什麼事情發生,總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的那一類人,這樣的人真正走向前台,會麵對麵臨會發生什麼?真期待呀!
8月底,天心回鄉兩月,盡享家人溫情,然後坐上北去的列車,回望中,親愛的家鄉漸漸遙遠。
這是學子返校的時節,車廂裏不時有“哄笑”傳來,雖然天心知道自己這時的相貌看起來不過20出頭,但心裏竟有一種老去的感覺,年青絕對是一種沒受汙染的“鮮活”,當一種久違的悸動傳來,他被徹底激活。
童雅好生氣好生氣,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呀!上車到現在都有1個小時了,自己一行三人在哪都絕對是“校花”字級的寶貝,這人正眼都沒瞧一下,“哼!不就眼神有點好看嗎?”
“喂,”天心不知道由於自己的走神讓美女大發嬌嗔,將一隻小手放到他的眼前搖動,試試他是否是盲人。白生生的小巧手掌,隱隱的幽香,再加上一聲叫喚,天心回過神來,神識透出,情況一目了然,心裏不由對這美少女起了捉弄的念頭。於是趁對方來不及抽回手之際,輕輕地在晃動的小手上親了一下。
“啊,你……”童雅臉紅了起來,像被黃蜂蟄了一下似地迅速抽回了小手,一雙明亮清澈的美目狠狠地盯了天心一眼。天心笑笑,心中泛起一種驚豔的感覺,細細地打量起眼前的美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