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九天華蓮(修)(1 / 3)

時間一晃兩年,2032年7月,太平洋深處。

一群特別的“雙腳魚”活動在水深6000米處,從四麵八方圍攻一條看起來有點像蛟龍一樣的單尾金鱗深水海龍獸。海龍獸30多米長,最粗處接近4米,渾身黝黑,隻肚子下有一線幾可忽略的白色,全身通滑,牙利而多,形如齒輪,常常大尾一甩,帶出一陣陣水波,深具深海霸主氣勢,尾巴尖削,形如圓錐,又似一條柔軟的鞭子,輕輕擺動之間,水流傾瀉,瞬息百米。

“中隊長,這家夥又要溜了。”

風飛又氣又急,發現這家夥已經一年有餘了,交鋒也一年多了,但誰也奈何不了誰。在這深海,他的1000人中隊,分成10個小隊,從10個方向圍鬥這條海獸,從一年前的不敵、相持到現在的略占上風,但就是不知道怎樣才能成功捕捉?

海獸皮堅肉厚,根本就不怕打擊,真元力擊出的拳勁打在它滑溜至極的身軀上,常常是它或向上、或向下、或向左、或向右略一側身便將無堅不摧的真元拳勁給卸掉,而己方還得隨時防著它的毒牙的猛撲及粗圓身軀的抽、撞、擊打。

經年的苦鬥,別的中隊他不知,但他這1000人的中隊初遇這隻金鱗海龍獸時,亂成了一團、不少隊員險些遭到獸吻,好在及時回浮淺海,才免了一場災禍;到現在10個小集群選擇方位協作圍攻,隊員們的感覺靈敏度已大大增加,在深海出拳攻擊也別具技巧,對攻已能維持很長時間,但卻無法防止這家夥逃逸。

“不能讓這家夥跑了,”他大聲傳達命令,“充分利用這家夥視力不行的特點,十個小隊同時發力,水龍衝擊波。”

大洋深處100米方圓的海水順時針旋轉起來,從外圍向蛟形海獸束緊,圈圈水紋波動越來越烈,海獸似無所所覺,非常安靜,但風飛卻感覺到一陣振動,原來,這海獸憑借超凡的觸覺,悠長的身軀遊走,竟將那外圍束緊的水波搞出漩渦,然後向漩渦中心一頭向下紮入,兩個水花之後,借水漩飄然遠遁。

“又失敗了!”風飛懊惱地搔搔頭,不過,海獸跑路的方法卻引起他的興趣。

這兩年,10萬星基戰士差不多都以這種方式習得內能的特殊使用方式,捉了差不多上千種深海魚類送到天宇研究院。天宇研究院旗下星際艦艇研發部在反複研究之後,開發出三種魚皮戰鬥星艦,目前正在小行星帶測試各項功能。

風飛自聽了李響的感歎後,兩年來在水中折騰內能,從淺海到深海,各類魚兒使力發勁的功夫給他研究了個透,自創飄魚身法和滑魚氣,將內能的應用推向一個高峰。其實,早在第一次潛入海中運行內能,他就發現內能運行速度的快慢,對於他能在水中待上多久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運行速度慢,那他隻能是淺海中的一條魚,而運行速度快,他可以在深海遨遊。

而當他在淺海中將內能的運行速度調到與深海中一致時,發現氣透體外,身體自動上升,當浮出水麵時,接近身體的水竟被逼開,當升到海洋上空時,他靈機一動,就把大氣層當海洋使用,模擬一下海洋生物的本事。隨著試驗的深入,他發現,隻要將內能的運轉速度保持與深海中的速度一致,體外便會出現一具隻有他自己才會體驗得到的氣甲。這層氣甲可以將臨身的打擊力量迅速分散,而且保持內能的高速運轉讓他感覺到吸納天地元氣的速度也變快了。

俗話說,有一利必有一弊,內能的高速度運轉時間一長,人體這台機器便會疲憊,於是,每日借助天地元氣洗煉經脈的事情也跟著進入日程。如此三月,在修為日漸加深的同時,他的身體的強橫程度也大幅增加,內外的承受能力更是不可同日而語,那層透出體外的氣體被他根據海洋魚類濕滑的身表衍變成滑魚氣,巧妙地將氣機與空氣結合在一起,就像魚在水中能根據水波的顫動和浮力的變化察覺到危險一樣,滑魚氣的氣機也能讓他在陸地上感覺到被攻擊的危險,從而及早躲開,躲不開就巧妙缷勁並反攻,久而久之,閃、避、側、轉、上、下,一套讓對手感到滑溜得不可思議、打擊用不上勁的身法產生了,取名“飄魚身法”,有點迎風柳的意思,但柳的根紮在大地裏,柳的活動範圍有限,飄魚身法的活動範圍是整個大氣海,快慢決定於自身的能量和功力的大小以及運用。

這樣的成就,影響是轟動的。在三月的小結演武台上,風飛使用飄魚身法和滑魚氣,把以前勢均力敵的老對手們打得一塌糊塗,獲得“大氣飛魚”的美稱,童雅更是讚賞,要星基戰士學習風飛的創新精神。同一時間,獲得此殊榮的還有10人,都是在海中創出絕技的人,其中就有李響。

如果說風飛重防禦,那李響則重攻擊。深海魚類的生猛給他留下很深的印象,它們那種一擊必中的攝食動作給他很大啟發。速度,速度!因此,他並沒有著意去效仿水中的魚類,而是觀察它們提高速度的手段。在親身實踐中,李響發現,箭魚之類的魚類的速度,並不是單憑猛力得來的,這其中牽涉到很多因素,如攝食的意誌、水的浮力、體表的濕滑和構造、力量的巧用,但他不可能像魚一樣擁有脊鰭、胸鰭和尾鰭呀,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