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進軍太清(1 / 3)

玉瞳殘簡的記載到此嘎然而止。

“大衍靈球,莫不是那玉虛神仙道派到處尋找的大衍黃球。前些時候,安全機構將他們的行蹤呈了上來。有趣,有趣……十大神仙道派就是十大神仙道派,秘密不少。”

天心雙眉濃斂,沉思起來。

自進入九重天後,一直以來,他有很多疑問。玉牘語焉不詳,比如,九極通道,玉牘就不知。現在,從兵子的留書來看,顯然,想挽救九重天的天外天前輩不少,兵子置造大衍靈球,其他前輩想畢也做了不少事情,九極通道很可能是某位前輩不希望九重天與源星(即地球)失去了聯係,或者是不希望源星上的後輩修士找不到九重天。

隻是造化無極,沒有誰能完全預測以後的事情。九重天從第二十七代文明始飛離地球,以致地球漸失九重天的指導,修真修仙文明沒落。可是九重天本身也似乎在沒落。

萬類霜天競自由!

一點都不假。強如九重天,盤古、伏羲、女媧三位大神曆一個宇宙紀打造的九重天,在盤古、伏羲、女媧三位大神離去後,失了維護,經二十七個宇宙紀,也不得不走向自己的命定歸宿。

做為通曉諸天文明史的天心,現在大致可以推斷如下!

九重天本是盤古、伏羲、女媧三位大神打造出來保護源星不歸混沌和織造高級文明的神器,可是三位大神遠離,星元宇宙變化無極,九重天跟不上星元世界的成長。可以說,九重天最初確實起到了保護源星不歸混沌的作用,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它也限製了星元世界的生長。

兩者之間的衝突是劇烈的。以源星為基點的星元世界為了獲得更廣闊的空間,在每次發展空間達到飽和時,不惜不斷搞出小宇宙大爆炸。不過,以混沌之氣和星力作為材質,曆近一個宇宙紀打造的九重天太過強橫,一直到星元世界大爆炸二十七次之後,九重天才因為兩個原因脫離源星世界。一是整整二十七個宇宙紀文明,不知有多少修士升入九重天,一個個都獲得上古真傳,對資源的消耗不是一般的大,九重天就是寶庫,在沒有補充或者說補給跟不上的情況下,也漸漸給搬空。大量資源喪失,這必然影響九重天的穩固結構。

內部結構異變,而外部星元世界的擴張越來越瘋狂。最後,九重天終於失衡,逸出星元世界!以後,再經十幾個宇宙紀,便形成現在的已知的一界核三十六界天宇宙,而九重天亦飄浮在宇宙的邊緣。

大衍靈球,天心幾乎一瞬間想出它的作用。但凡神器,須有器靈。二十六代兵子前輩以混沌金氣置造,應是想等九重天完全脫離源星之後,用以替代源星,做為九重天的靈基,不使女媧造人一脈滅絕。

但不知發生了什麼變故,銀河係般大小的九重天擴大到今日的幾萬個星域(一個星域相當於十萬銀河係大),而大衍靈球最終也隻落到了玉清天,變成了黃沙禁製星球,並影響了玉清天的修行環境,不容玉清天存在超越大羅天仙十階境的丹修。最出奇的是萬靈天竟自衍生出智慧生靈。更可歎的是,九重天已經成了吞噬宇宙生氣的龐大瘤子!

九重天有多少秘密,天心沒打算一一去搞清楚。因為,天心基本確定,九重天從局部的觀點來說,比如,從九重天內的智慧生靈的角度看,這是賴以生存的天地。但從天外大世界、從完整宇宙的角度出發,九重天不應該再存在。

想畢這一點,九重天本身也掙紮得非常辛苦。它本由星力和混沌息合成,但幾十個宇宙紀下來,萬靈天直接麵對星元世界,受星元的影響最重,龐大星元的滲透,使得萬靈天基本脫去了混沌本質,是以萬靈天可以衍生靈長生物,也可以如同星元世界那樣自動生長。

九重天,蓋世神器,遂因此慢慢發生異變,與星元世界一樣,向著宇宙的方向發展。

這大概就是兵子前輩混沌質的大衍靈球落不到萬靈天的原因,而九極通道亦能長存的原因。

說罷九重天的結構,再談九重天的文明。

九重天在未完全脫離源星之前,所有智慧生命都是女媧造人一脈。天心一點也不懷疑這些前輩擁有女媧大神的造人神通。女媧大神本身就究極天人,通“宏常微”之術,加上遠古生存環境惡劣,女媧大神造出的第一代人,其神通不會小到哪裏去。其後一代代傳承,雖然後代造人力量漸弱,但有相應的法訣,他們仍可升格天外天。天心甚至可以肯定,如果不是太清天與玉清天發生劇變,失了飛升通道,九重天不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九重天變長變大,太清天又不通,九重天一脈相傳的文明發生斷層,玉清天、少清天、乃至萬靈天的造人一脈失了太清上天的造人傳承和指路,不得不自個兒摸索。最後,所有的造人一脈全部集中在玉清天。而悄然間,萬靈天開始出現各種靈長生命,這些靈長生命進化成智慧生命之後,發現造人一脈留下的典籍,其後,有那修行成功者,晉入少清天,再而晉入玉清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