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宇級道者(1 / 3)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礪新也。

大黃天,因為天心的發力而漸漸開始嬗變。當然,這也得力於大黃天的十億人口都聚居於幾十個洞天城內。人口的集中使得一切發展有了可能,人口的集中使得人們的交流日多,需求日益豐富多彩。

對於內能天經,當新一批內能天經道者成長起來後,大黃天人由開始的不重視到二十年後的相當重視。二十年時間,成長起來的少年道者或者法師有五成接受了內能天經。這是一股不可小視的力量,這批少年道者和法師雖然沒有天才到已晉入魔玄級境界,但那隻是時間而已,他們已經開始影響老一輩道者和法師,更引領著修煉潮流。二十年間,天心沒有給無境版內能天經和外修世界版內能天經增添內容,但大黃天裏,對兩種版本內能天經的研究心得和擴展卻是處處可見。

應該說,經過二十年的拓展,內能天經無聲無息中已經成為一個修煉流派。

這令天心有點意外。他原以為內能天經要成為流派至少需要一甲子時間,之所以得出這個時間,是由大黃天乃至無境天地的環境決定的。即便是有三億人口的江京洞天城,人與人之間的實際距離都是很遙遠的。真正的無間相處隻存在於或以家庭、或重裝六法師那樣的一個個團體中。再有就是維持秩序的高層,但那已經涉及利益層麵了,內能天經未成為大流派之前,是走不進這個高端角落的。

內能天經短短時間內成功或許應歸於天經的廣域性和易擴展性。不管你是什麼人,喜不喜修煉,在內能天經裏總能找到你想要的東西。內能天經集星元世界諸種文明為一體,以三製為龍頭,說是一本內修世界大全一點也不為過。所以它能解決很多無境天地道者和法師外修世界時不明了的世界內部問題。由此,兩個版本的內能天經得到推廣,兒童把它們作為基礎讀物,成年道者和法師、乃至研究機構把它們作為重要的參考法訣。

內能天經能走進大黃天人的生活,並向都臨天落其他天地發散,這是天心的目的和喜見的;而更令天心心喜的是,隨著關注內能天經的人越來越多,他也在不斷獲得無量測試數據,並漸漸融入大黃天這個魔法世界中。

這裏補充一下無境天地裏道者和法師的聚居方式。譬如大黃天,人口雖眾,但還是地多人少,天地洪荒,所以道者和法師基本上以兩種模式聚居,一是家庭模式,但不會發生幾代同堂的情況。家庭成員在修進無境道境和法師境之後,一般都會選擇離開,或試煉,或自辟洞府。這就產生了第二種聚居模式,年輕人一般喜歡合群,所謂物以類萃,人以群分,年輕道者和法師自相聚合,由此形成一個個小團體。當然,小團體最終是要解體的,畢竟人生有很多階段,每個階段都有特別的意義,正是這些意義才可能形成小團體。這些意義一去,代表那個階段的小團體當然不複存在。

這就是天心為什麼會認為內能天經要經曆一甲子時間才可能成為流派的原因。在無境天地,國度是一個荒唐的名詞,人太少了,而道者和法師的能力又相當大,隨時都能選擇荒無人際的地方開辟洞府。人們看重的是修煉世界或者控製世界石,對其他的反而不重視。所以天心發現,哪怕是大黃天江京洞天城這樣的人口密集地帶,星元世界推崇的那一套發家體係都很難實行。從商道者或者法師不會認為他們是在從商,而是將從商視為一種試煉;煉金者,同樣地以試煉為最終目的。這也是內能天經能二十年就大行其道的原因,內能天經滿足了一切人等的試煉要求,將人們引向更為幽微的試煉分枝。不為什麼,道者發現他們外修世界,能多極並進、至幽至微的話,他們會獲得更多的靈生界力,世界品階的升級時間也會有所縮短。而法師亦發現他們對世界石的掌控越來越靈敏了。

由於一切以世界為主,世界又相當微妙,因而道者或者法師的世界沒有“留一手”這個詞彙。外修世界也好,操縱世界石也好,除普及開來的通用法訣外,專屬法訣在本人是寶,在別人就是雞肋的雞肋。如果一個人拿到他人的專屬法訣就以為可以外修出一個高品世界的話,那他會發現,他可能連最低級的荒級道者都沒得做,他的世界會深黃得不得了。外修世界的艱難就在這裏,任何一個道者和法師想不通過努力、弄出契合自己世界的生長設定,就想搞定世界和世界石的話,那最終是一場大夢。世界釋放出來的靈生界力也許是一樣的,但世界卻確確實實是有屬性的,世界裏的生靈也是不可控、不穩定的。

後世人評,內能天經之所以風靡無境天地,實在是內能天經無限接近通用法訣。

真實說來,天心也有點頭暈。以往在小康天和巴陵天,很多關於內能天經的無境問題他都沒有注意,一方麵是人少,數據量微;另一方麵是初履貴境,外擾太多,無暇顧及。及至在大黃天隱居二十年,他便發現不對。大黃天人在這點時間內,將兩個版本的本能天經結合他們自己的屬性狀況將修煉世界的內能天經衍化了,可以說,有多少個以內能天經外修的世界和世界石,那就有多少個內能天經的延展版本。這些版本已經不在內能天經的“版權”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