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惡魔帝君和十族王者嘴裏“水藍完了”的戰爭,其後又進行了好幾個星際年,一直到地太九極星際曆64年中,整個戰爭才告結束。
畢竟水藍中央戰區是水藍國度經營了無量歲月的十萬星域大戰區,又有海量的軍隊駐守,天心、藍冰龍高減、五靈和二十個華眾極境天神軍團為了外圍華眾國軍隊的安全,更為了不讓水藍軍隊拚死突圍,所謂的殺進殺出,都不很深入。而是在充分的製信息權下,將探出頭來的水藍軍隊幹掉,或者將他們打入外圍軍隊的伏擊圈。
華眾國外圍軍隊,即三千萬軍團、兩億軍器聯隊,他們的任務有二,一是打援,差不多還有一億水藍勤王軍軍團在星路上,雖然這些勤王軍隊離中央戰區很遠,但總會到來。因此,外圍軍隊不得不分出三分之一在水藍中央戰區外圍打運動戰;二是剩下的軍隊集結待命,隨時大挪移和跳躍到打定區域,伏擊水藍中央戰區探頭的軍隊。
這是一場古怪的戰爭。
兵力數量,水藍軍隊遠超華眾國軍隊,水藍中央戰區裏的二億一千三百個軍團和一億五千萬個軍器聯隊如果橫了心聚成一股潮流指東打西,恐怕華眾國軍隊為了避免大量的傷亡,無論如何要避開了去。惜乎水藍人將如此龐大的軍隊用於守地,守十萬個星域的星空,從而使得兵力分散,給了華眾國無境道者各個擊破的機會。
存地失人,人地俱失;失地存人,水藍國度不會這麼快滅亡。
這是後來星際網上的評價。不過,這評價落到帝君耳裏,帝君冷笑,“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東西,生死存亡關頭,哪怕有一絲可以逃出生天的機會,水藍軍部都不會漏捉。大軍聚成一股突圍,看似量宏勢雄,實則是給華眾國無境道者衝蕩提供最佳平台。如果水藍人真這樣幹了,那水藍中央戰區的戰鬥一個星際年便將結束。正是因為水藍中央戰區采取四麵開花,多維探頭的打法。華眾國那小子才不得不采取兜圈戰法,展盡星際大挪移,以強力手段打掉大部水藍軍隊的突圍能力,而後交給華眾極境天神軍團迅速消滅。這樣,才延長了這場戰爭的結束時間。”
帝君沒有說的是,即便你水藍大軍殺了出去,那又如何!背後將永遠是華眾國無境道者和華眾極境天神軍團在追殺。論戰力,無境道者不僅可以肆無忌憚地衝蕩,而且耐戰度絕對是水藍戰士的千百億倍;論速度,水藍軍隊便先行兩個星際日,無境道者也能反發先至;論製信息,水藍軍隊有星際聯防信息係統共享,但華眾國無境道者可能早已經建立另外的一套的製信息係統,水藍軍隊隻要還在水藍三界天裏,就根本不可能跳出華眾國無境道者的“耳目”。
說一千道一萬,聚成一股、突出重圍的戰法絕對是昏招,行軍途中,沒了星際城防,信號屏蔽器的屏蔽範圍將大大縮小,那樣的話,水藍高層可以一下子就給華眾國無境道者斬首了。沒了頭,還打個屁。
當然,困守中央戰區、苛延殘喘的戰法也稱不上高明,一切要怪就怪水藍國度沒有無境道者,極境天神軍團也不夠多,但卻又偏偏去惹了一個無境道者,幾乎從那個時候起,水藍國度就已經注定亡國。而惟一延緩亡國的機會也沒有抓住,那就是傾盡水藍三界天高階人力和資源,堵在界天洞開深空,不讓華眾國獲得一個水藍星域。如果局勢演變成這樣的話,那華眾國在國內軍力沒有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前,絕不敢輕舉妄動,華眾國無境道者最多也就在界天洞開深空中玩玩,如此,水藍國度即便會亡國,也將是千個星際年後的事情了。而千個星際年,這可是長長的年,大大的月,誰知道其間會發生什麼事,水藍國度隻要撐住,未必沒有……
然而這一切,從華眾國軍隊進入水藍三界天後,即不複存在。
想想宇宙十族,為防惡魔帝君,不惜開辟屬界天,一則形成一個緩衝區,二則,傾盡力量也要把帝君拒於“界門”之外,不給大神通敵人任何進入腹內的機會。
進入腹內,看看水藍中央戰區的情形,就知道一個無境道者會產生什麼樣的破壞力。這個破壞力不是指星毀係滅,而是指瓦解水藍諸種族。到水藍國度最後亡國的那一刹那,發動總攻者,不乏華眾國原軍隊,但更多的是改換了華眾頭麵的水藍軍。這寧不是諷刺乎!
藍天子臨逝前那句長歎,“原來本尊也有這麼多的水藍敵人呀!”
沒有人應答藍天子的長歎,華眾三製數十個星際年的治理,廣大水藍人從精神上已經認可了三製,對曾經雖然透明,但等級森嚴的族長製不再那麼習慣。
或許你可以說華眾國三製之一的能力級別製跟族長製的森嚴等級是一樣的東西,可是在水藍國度長久的歲月裏,爵位雖不世襲,但受爵者一生爵位隻有上升少有下降。而在能力級別製裏,一切不進則退。長期沒有起色的話,能力者最後的結局就是去民生部門報到,或臥薪嚐膽,再圖輝煌,或就此在平靜的餘生裏緬想曾經的意氣風發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