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下午,全校大會。會議的主題是貫徹省教委關於“學以致用,用科技推動偉大事業”的綱領。全校的教職工都參加了大會,禮堂裏擠得滿滿的。當然,一大半的人都在睡覺。
校長講話。校黨委書記講話。分管教學與科研的副校長講話。
“鄧小平同誌就曾經說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既說明了科學技術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地位,也給我們這些科研工作者們提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究竟為什麼要搞科研?”齊副校長故意停頓了一下,不過台下的聽眾們睡覺的睡覺,醒著的也是眼神散漫,並沒有起到引發深刻思考的效果,隻好自答自問:“為了服務實踐。”
為了掩飾自己的尷尬,他拿起茶杯,喝了口水,吐掉茶葉,打起精神說:“過去,我們在這一點上做得很不夠。教授們為了評職稱,為了出成果,就是悶頭搞課題,很少去考慮自己研究的東西究竟對社會實踐有沒有指導意義。這就造成科研和實踐的嚴重脫節。你搞出來的東西沒有人用,也沒有用,那你整天悶在屋子裏還有什麼意義?”
他從口袋裏拿出一個信封,動作誇張地揚了揚:“這裏有一封表揚信,雖然是寫給我們的一個學生的,但是,我覺得,這個學生可以成為在座每一個人的榜樣!”
全場頓時安靜下來,很多假寐的人都睜開了眼睛。
齊副校長顯然很滿意這種效果,他打開信封,抽出幾頁紙:“相信大家都知道,前段時間,J市連續發生了幾起殺人案,作案手段非常殘忍。公安機關也很頭痛啊,案子遲遲破不了。而我們的一個學生,把他在學校裏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司法實踐中,協助公安機關成功地破獲了係列殺人案……”
方木的眼睛瞪大了。
“……有一個被成功解救的被害人,她的父親送來了這封感謝信。我看了很受感動,一個在讀的學生,能夠不畏艱險,積極進取,發揚理論聯係實際的優良作風,這種精神,就值得我們大力提倡和讚揚!”
台下的人群開始興奮地交頭接耳,互相打量著。
“靜一靜!靜一靜。”齊副校長滿麵紅光地伸出雙手作安撫狀,“現在,我們就請法學院2001級犯罪學專業研究生方木上來談談自己的感想。”他把麥克風湊到嘴邊,“方木同學,方木同學,你在哪裏?”
方木的大腦一片空白,直到杜宇推了他幾下,他才回過神來,呆呆地舉起手。聚光燈啪地照在他身上,一個大大的光圈籠罩在他周圍。
“快上來,到這裏來。”齊副校長熱情洋溢地站起身來。
方木的眼睛被燈光照得生疼,他茫然地看著周圍,坐在同一排的同學已經自動站起來,給他留出了空當。他隻好站起來,費力地從同學們身邊擠過,沿著過道向台上走去。那個光圈一直跟著他移動,身邊有照相機在不停地劈啪作響。
這段路有多遠,為什麼總也走不到頭?方木的眼前全是白光,眩暈感接連襲來,他感到自己隨時都有可能倒下。
早就等不及的齊副校長站在台邊,一把把正在拾階而上的方木拉了上去,順勢握住他的手,另一隻手扶在他的肩膀上,半推半拉地把他拽到話筒前。
“來來來,方木同學,談談你的感想。”
方木身體僵直地站在話筒前,茫然地打量著台下的人群。每個人都緊盯著他,眼神中的含義各異:好奇、猜測、不屑、羨慕,還有嫉妒。
足足過了半分鍾,方木嚅動著嘴唇,從牙縫裏蹦出一個字:“我……”
在一旁早已不耐煩的副校長提醒道:“說說你協助公安機關破案的過程吧。”
聚光燈下,方木的臉慘白如紙,汗水從額頭上成綹地往下淌,牙齒仿佛痙攣般緊緊咬合在一起。全場的聽眾都屏氣凝息,靜靜地看著台上這個一言不發的男孩。
“好了。”齊副校長終於失去了耐心,他湊到麥克風前,勉強笑著,“此時無聲勝有聲。方木同學一定有很多話要講,不過看得出他太緊張了。請你先下去吧,方木同學。”
這時,力氣才仿佛回到了自己身上,方木邁著兩條僵硬的腿,走下台。他沒有回座位,而是穿過過道,迎著兩邊的竊竊私語和無數目光徑直出了禮堂。
“喂?”
“是你把我的名字告訴那女孩的家長的?”
“嗬嗬,原來是你啊。怎麼樣,收到表揚信了?”邰偉的語氣歡快起來。
“你……”
“嗬嗬,學校表揚你了麼?”
“你怎麼想的?”方木不想罵髒話,忍住氣問。
“我怎麼了?是想給你個驚喜嘛,怎麼,你怕引來報複?不會的,放心吧,馬凱已經一個親人都沒有了。”邰偉有點詫異。
“砰”,電話被狠狠地掛斷。
回寢室的路上,方木一直低著頭,盡量溜著牆根走。好不容易回到寢室,方木暗暗鬆了口氣,一推門,卻滿滿當當地擠了一屋子人。
他們好像在熱烈地討論著什麼,方木一進門,大家安靜了幾秒鍾,隨後就都圍了過來,七嘴八舌地問個不停:
“方木,校長說的事是真的麼?”
“那家夥長什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