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頡造字,天人合一。極變陰陽,蓋出四象。不脫五行,不舍八卦。自然萬物,各有其所。欲窺其境,必尋字經。財官印綬,各居左右。福禍病壽,盡出其裏……”
每次閱讀家裏祖傳的解字經,徐明都感覺受益匪淺。特別想用它去幫世人指點迷津,引導前程,正好也順帶改善一下自己那悲催的**絲生活。
相傳這本《解字經》是老祖宗隱居華山,刻苦鑽研二十年,集曆代高人隱士研究成果之大成,又加入感悟天人合一的道家陰陽五行之術,寫成了這本書。
據說學會這書中之二三就可以知曉天機,而現在基本已經全部融會貫通的徐明,更是把它掌握的爐火純青。
為了擔心後代子孫走歪路,老祖宗臨終時,曾經反複交代,這本書是留給有慧根的人去拯救芸芸眾生所用,絕對不允許靠它謀取一己私利,不然奇禍連連,橫死街頭。所以從那時起,祖祖相傳不允許靠它謀生求財。
所謂無利不起早,既然不能靠它發財,所以一千年傳承下來,無人願意讀懂此書。直到傳到徐明手裏,才把它讀懂鑽研透,可以預測占卜天機了。但是忌憚與奇禍連連橫死街頭的祖訓,他從不敢在人前展露神技。
俗話說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這話用在他身上真是再合適不過。自從十六歲讀懂《解字經》,徐明隻敢偷偷測著玩兒,也從來不敢把結果告訴任何人。
比如用一個“午”字,測出了愛去鄰居家串門的王大伯竟然是傳說中的隔壁老王。
那天中午,十六歲的徐明在自家房頂上歇涼。
突然看見王大伯鬼鬼祟祟鑽進了隔壁李四叔家。想起李四叔常年在外打工,家裏就四嬸一個人在家,王大伯偷偷摸摸的肯定沒幹好事兒。
出於好奇徐明第一次用時間起卦法,融合自己掌握的技藝,用午時的“午”字求解事情原委。很快得出:“午”字不出頭,“幹”字不兜底。一撇少一豎,終究難做人。
徐明心想:必是王大伯和四嬸正在行陽入陰體,狼狽為奸之事。偏偏又恰逢這不能兜底的時間,一會兒必會jian情暴露,難有善終。
事實也是如此。片刻之後,李四叔家尚未出嫁的老姑娘,人送外號朝天椒的五妮子,趕來借洗衣機洗衣服,歪打正著的將他們的捉奸在床。
看著他們赤條條的宛如盤龍般的顛龍倒鳳,怒火中燒的五妮子立刻炸了鍋,做了件對得起朝天椒這個稱號的事兒。
隻見她插著腰,堵著房門足足罵了一下午,各種髒話直接把四嬸臊的淨身出戶。王大伯雖然沒有遠走他鄉,但是自家已是妻離子散,更糟街坊四鄰各種白眼嫌棄,終了連人都做不成。
見證了整個過程的徐明,徹底被這本《解字經》的神奇所震撼,自此之後,遇事都要寫幾個字,占卜前程。什麼考學呀,工作啊,還有談情說愛,甚至是感冒發燒,都要占卜一下。
可是也許是時運不濟,除了上學時期,自己解字解出來的都是好事外,幾乎就再沒有什麼好事了。其實他所不知道的是,隻給自己看,正好觸了謀一己私利的黴頭。
剛畢業找工作那會兒,徐明滿心喜悅地測了一個發財的“發”。
依據字形解字法,他很快得出:友中還帶山,奈何山是臥倒山。朝中無一人,家中更無金。欲求福壽祿,宛如蓬萊境。
卦辭解出來,徐明就後悔了,多少吉利字不寫,非要寫這個。轉念想想自己的處境,確實就是這麼回事兒。
在這個找工作離不開門和路的社會,出身農村的他既沒有關係,更沒有打通關係的閑錢。想找個福利待遇好的工作,無疑是井中撈月,海中求仙。最要命的是,他學的專業還是最難找工作的曆史係。
想到這些,有些不甘心的他,又給自己解了一字,尋找新的機緣。這次他選了一個自以為很吉利的富有的“富”。根據拆字解字法,這個卦辭非常簡單就兩句話;寶字蓋下一口田,速回家裏搶財源。
這兩句話徐明想了三天都沒整明白,心說:就老家那幾畝薄田有什麼好搶的。然後就是各種投簡曆找工作。等他明白的時候,那可真是後悔晚矣。
原來,在他勤工儉學上大學的這四年。他們村早已成為即將拆遷的村,為了多占點補償款,四個哥哥對他隱瞞了征地的消息。直到他們領完了補償款,徐明才從發小口中知道拆遷這件事兒。
說實話,這件事兒曾讓徐明怒火中燒,不止一次想要回去討個說法,甚至從網上買了一把德國兵工鏟,可惜在快遞途中就被警方沒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