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那天之後,韓芯鬱經常被金惠恩帶著到權家去做客。不過權誌龍和權多美都已經是上學的年紀,而金惠恩的串門時間一般都是上午,所以韓芯鬱和權家姐弟的接觸並不是很多,隻是從權媽媽的敘述中知道權誌龍開始了他的舞蹈課,而權多美也到了升學的一年現在念書更是刻苦。在兩家媽媽建立深刻友誼之後的半年,權多美考上了理想的初中部,而權誌龍學舞也小有所成,被選為小孩組合ROORA的一員,開始了他的明星生涯。孩子們成功的結果就是權家要搬家了。為了女兒和兒子更好的念書和發展,權家男主人決定舉家搬去女兒學校附近,方便女兒,同時也方便兒子的舞台表演。
盡管權媽媽和金惠恩彼此都留下了聯係方式,但搬家之後兩家實在有了距離,之後便漸漸斷了聯係。
雖然沒有和權誌龍一起長大有一點遺憾,但韓芯鬱沒有將這份遺憾持續太長的時間,父母兄長的愛將她的生活填的滿滿的,而且在知道金惠恩原來是編劇之後,韓芯鬱就開始動腦經,想方設法的讓惠恩重拾舊業,盡管韓芯鬱自己不是寫作的料,但這不影響她將故事告訴金惠恩讓她把它們寫出來,這樣既滿足了韓芯鬱自己也讓金惠恩出了名。
金惠恩成功的第一部作品是《星星不哭》,這是一部講述自閉症孩子和不離不棄母親的電影。韓芯鬱記得她以前有看過類似的一部紀錄片,那時候她被感動的一塌糊塗,而現在這件事就發生在自己身上,她真正體會到那個母親的艱辛及她對孩子深深的愛。於是,她在說話利索之後就找了個借口,隨便指著電視裏的小女孩告訴金惠恩,她要上電視。當時金惠恩還以為她自己想要做演員,笑摸著韓芯鬱的頭玩笑的說,“恩,我們芯芯要是上電視一定比這個小姑娘可愛。不過要等芯芯再長大一點,到時候芯芯就能上電視了。”麵對金惠恩的誤會韓芯鬱很是鬱悶,她隻得一遍遍的對金惠恩說“媽媽,芯芯的故事可以上電視。”幾遍之後,金惠恩才了解她的意思,韓芯鬱還記得那時候金惠恩看向她時震驚的眼神,而她隻能用無辜又認真的眼神回望,其實心裏緊張的不行。最終,金惠恩聽了她的建議,將她的故事進行修改然後投稿,沒想到最後被導演一眼相中,最後出品的電影更是當年最賺眼淚的一部佳作,金惠恩的名字也隨之出名。
在電影上映之後,為了證明她隻是一個孩子,韓芯鬱硬是拖著一家人看了好幾遍。每次在看到電影中的小孩時,小聲叫著,“是芯芯,是芯芯,芯芯上電視了。”如此幾次之後,全家人都覺得韓芯鬱會建議把自己的故事編成劇本就是為了自己能上電視。、
之後,韓芯鬱就沒有再提出什麼超過年紀的想法,隻是在一些小事上表現的比同齡孩子聰明一點,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她上小學。
韓國的入學年齡和中國一樣,都是要到七歲才開始上小學。但韓芯鬱畢竟不是一個真正的小孩,在完整經曆過從小學到大學的學習曆程後,她不覺得自己還能很合群的和一群小屁孩混在一起。所以在軟磨硬泡韓爸韓媽很久之後,韓芯鬱如願的通過走後門的形式提早踏上了上學的階段。而在和同班同學相處一周之後,她更堅定了提早畢業的決心。
本身對於一個成年人,小學課程就簡單的一塌糊塗,再加上韓芯鬱這一世頗為可觀的智商,在稍稍表現的天才那麼一點點後,韓芯鬱很順利的實施了她每年跳一級的設想。
本就提早上學,加上連著兩年跳級,八歲的時候,韓芯鬱就和韓俊灝一起念小學五年級。原來她的想法是接著跳,三年念完小學,等升上初中,再根據課程決定是不是要繼續跳級。可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在韓俊灝小朋友聽說剛和自己一起念書的妹妹有再跳級的想法後,就嚷嚷著自己也要跳級,這讓對韓芯鬱快速升學已經有些頭痛的韓爸韓媽更是頭大。
雖然有個天才的女兒,讓兩夫妻很是高興了一陣,但韓芯鬱三年時間就準備結束自己小學生涯的打算,除了讓兩人驚訝之外,更多出一份擔心。孩子聰明固然是好,但過於快速的升學,讓她沒有時間去和同伴好好相處,一年一批新同學,這樣快的更替速度,很難讓她交到知心的朋友,再聯想到韓芯鬱四歲前的病症,金惠恩就安不下心。這時候,韓俊灝又來添亂,讓本就憂心的夫妻倆心情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