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公爺,你說什麼?能不能再說一遍?”我不敢相信徐興的話語。
“汪首輔在剛剛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要推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與蘇聯妥協簽訂停戰協議,然後專心對付南方叛軍!”徐興臉上的表情有些複雜,我看不出來他究竟是個什麼意思,“汪首輔擬定的草案是割讓西三省和唐努烏梁海,放棄對哈薩克地區的一切宣稱,神聖羅馬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和波斯大使也宣布會就此事同蘇聯進行外交斡旋,而蘇聯人貌似也準備答應這個條款了,西三省,唐努烏梁海,加起來有二百萬平方公裏呢……”
按著他的肩膀,我一次又一次質問。他,也一次又一次不帶感情的回答。
我突然有些莫名的心寒。汪兆銘一個臨時被推上去的首輔,肯定是沒膽氣搞什麼大新聞的,他這麼幹,肯定是受皇帝的支持甚至是慫恿。
皇帝他明明說過寸土必爭的,說過要收複巴爾喀什湖的,他曾經在公眾麵前這樣保證過,我在去西北赴任的時候,也親口對我這樣保證過,也必然對其他的人這樣保證過……但是他現在似乎食言了,他退縮了,為了自己的皇位,為了在內戰中能夠勝利,他似乎是準備妥協了。
無論我們和凱申叛軍怎麼打,甚至和周饒人怎麼打,都是華夏人自己的事情,大家都是華夏人,誰輸誰贏,華夏的土地不會丟失。可和蘇聯人的戰爭卻完全不同,如果失敗,無數祖先拋頭顱灑熱血才掙得的土地,將會永遠為外族人所竊據,這其中的意義,皇帝這個在金鑾殿上坐了幾十年的老狐狸,又怎麼會不明白?
然而他還是選擇向蘇聯人妥協了,為了自己的皇位——我高估了上位者的節操。
蘇聯人很快回應了帝都方麵,特使坐著火箭發動機的飛機飛速來到了帝都,準備就和談的事情展開談判。
形勢似乎一下子逆轉了,幾百萬在邊境與蘇聯人對峙的精銳,有相當一部分得以立刻脫離同蘇聯人的接觸,然後迅速南下。百萬虎狼之師,殺氣騰騰,勢不可擋,常公烏合之眾,非其一合之敵。
朝鮮日本宣布無條件支持皇帝的平叛行動,兩個藩國共計三十個師團的兵力即將加入戰團,江南各省無不宣誓繼續效忠皇帝,然後將自己的部隊派往了浙江。
形勢真的逆轉了,但是我的心卻涼透了。
原來這就是家天下,無論披著怎樣光鮮的外衣,但大明仍舊隻是朱家一姓的資產。為了保住自己的家財,皇帝不介意割舍一部分不良資產,以此來換取其他產業的安全。
部隊內發生了嘩變,我們這支邊軍,本來就是原屬伊犁集團軍下屬,按照大明軍製,除了軍官外,這支軍隊幾乎所有士兵都是西域人,漢回都有。在聽到帝都方麵向蘇聯人割地求和的消息後,都出離憤怒了——消息舉世皆知,根本沒法隱瞞。
保守的拒絕服從命令,激進的舉旗嘩變。
徐興根本沒和我商量,就下達了鎮壓的命令。
常公沒有再繼續進攻,但是槍聲炮聲比平日還要響亮,就如同爆豆子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