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剿倭寇三帥成偉績 斬文華四海慶升平(1)(1 / 3)

詞曰:

隨軍旅,滿目幹戈飛血雨。航海崇明城去,斬獲知幾許。天子聞捷嘉予,賞功罰罪溥。佞臣相對愁無語,身首皆異處。

——右調《歸國遙》

且說夷目妙美和辛五郎聽陳東等相引,複行殘破杭州,又破了蘇州、常州並各郡縣地方,殺敗了趙文華,破了鎮江。見文華統數萬兵卒退守揚州,無一軍一將敢與他作對,把中國人視同無物。因此去攻打江寧省城,打算著得了此處,其子女金帛必多於別郡縣百倍。攻了月餘,攻打不破。夷目妙美惱了,將各路諸賊盡數調來,在他看著,至多不過用三天功夫,再無不破之理。虧得陸鳳儀遍貼示諭,詳言城破之害,並倭寇殺戮之慘,凡現任大小官員並城內紳衿,以彼商賈士庶,無分貴賤,俱要一體保護,自全性命,並非全為國家倉庫城池打算。藩王府中,亦盡出丁壯相助,人人皆存死守之心。緣此倭賊雖眾,竟不能得手。陳東、汪直也防備有救兵來,時時差人打探。見趙文華擁大兵死守揚州,知道他是神魂嚇壞之人,總有百萬人眾,量著他也不敢再來。又見朝廷不發兵救應,他兩個也就心膽大了,隔數天才差人打探一次。

那日正與夷目妙美、辛五郎商破城之法,賊黨報道:“中國有兵從江中來,此時已上岸了。”夷目妙美道:“約有多少人馬?”賊黨道:“遠望也不過二萬來人。”陳東道:“怎麼來得這樣快?想是連夜走的。”辛五郎道:“恐怕還是揚州人馬,趙文華遣來救應。”夷目妙美道:“管他是那個差來的,著眾頭目分兵一半圍城,使城中不能救應。我帶一半去迎敵,必須殺他個盡絕才好。”徐海道:“說得是。我們大家去來。”於是傳下令去,眾賊分了一半,跟夷目妙美迎來。林岱上了岸,騎馬率兵遙望賊眾,不下五六萬人,卻沒隊伍,一個個手執利刃,喊天震地,直奔我軍。

林岱顧眾將大叫道:“我們止一萬餘人,他倒有五六萬人;若容他與我兵殺在一處,未免軍士心內各存多寡之見。你們看眾賊中間有一杆紅旗,甚是長大,與賊眾別的旗號大不相同。我想賊首必在此旗下。你們可將人馬排開,列陣莫動,待他臨近,我先入賊中斬其主帥,倒他那枝大旗。賊帥被殺,餘賊自膽落矣。”少刻,賊大眾齊至,勢如山嶽般壓來。林岱高叫道:“有膽力的漢子,先隨本鎮立功去來。”話未畢,有百十餘兵丁,還有三四個將備,暴雷也似的一聲答應,各飛馬隨林岱衝去,步兵在後跟隨。隻見林岱當先,提戟直入賊陣,百餘人隨後跟來。馬頭到處,賊眾如波開浪裂一般,顛顛倒倒,往兩邊亂閃。夷目妙美正在大旗下,同汪直、徐海並眾頭領催軍迎敵,猛見眾黨類紛紛退躲,心下大怒。忽見一金甲大漢,跨馬舞戟,後麵有百十人馬相隨,急同風火,瞬息間,已到了麵前。夷目妙美大為驚駭,正欲上前,林岱的戟已到身邊,急忙用刀隔架,無如林岱力大戟重,那裏隔架的過,響一聲,已透心窩,倒撞在地。徐海率眾賊,舉刀亂砍,被林岱用戟一攪,打倒十二三個。百餘將士齊上,早將徐海、汪直殺死,那枝大旗便丟在了地下。眾賊不見了大旗,又望見中軍搖動,俱知主將有失,心上都慌亂起來。我軍看見大旗一倒,知是林岱成功,一個個勇氣百倍,大呼陷陣,無不以一當十。賊眾見中國軍士和猛虎一般,槍刀過處,迎刃即倒,遂各沒命的亂跑。辛五郎在城下,見黨類敗回,招動號旗,賊眾放起炮來,圍城倭寇,俱解圍趕來對敵。辛五郎率眾,直迎林岱,被林岱一戟刺倒。眾頭目拚命報仇,林岱戟刺鞭打,紛紛倒地。我軍呐喊攻擊,賊眾膽怯,又失了主帥,一個個向江上奔逃,尋他們的船隻。

陸總督同眾文武軍民,在城上早看得明白,見一金甲大將,所到之處,無不披靡。本欲開門遣兵接應,見賊勢甚大,未敢迎敵。今見群賊亂奔,陸鳳儀率眾殺出。兩處人馬合擊,隻殺的屍橫遍野,平地血流。林岱見城內人馬,分四麵殺出,便領兵沿西北江岸,追殺下來。少刻陸鳳儀人馬亦追殺而至。林岱忙差人知會,著鳳儀駕船,在江內追殺。鳳儀向差人道:“賊船盡在江內停泊,此時追殺,使他無暇上船,少為寬縱,便皆逃去矣。你可上複林大人,我且顧不得會麵,也惜不得兵力,樂得殺一個,與江浙百姓報一個仇恨。”說罷,打馬催兵,向倭寇多處追殺去了。眾賊沿江岸跑了許多路,眼睜睜看得本國船隻跟隨下來,要救他們,隻是被官軍追趕的連一線餘暇沒有。林岱倒記得俞大猷窮寇莫追的話,隻因陸鳳儀不肯住手,也隻得隨著下來。眾倭寇亡命亂奔,猛聽得一聲大炮,人馬雁翅排開,攔住眾賊去路。眾賊到此田地,各喊殺拚命戰鬥。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