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幾十萬量的完結書籍免費下載營造精巧的心靈世界形式
二、表現手法:象征、對比、烘托、設置懸念、前後呼應、欲揚先抑、托物言誌、借物抒情、聯想、想象、襯托(正襯、反襯)
三、修辭手法: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複、互文、對比、借代、反語
四、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五、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六、描寫角度:正麵描寫、側麵描寫
七、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外貌
八、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九、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十、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麵(又叫直接)、反麵(又叫間接)
十一、敘述方式:概括敘述、細節描寫
十二、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十三、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
十四、小說情節四部分: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十五、小說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具體環境
十六、環境描寫分為:自然環境、社會環境
十七、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十八、論據分類為: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十九、論證方法:舉例(或事實)論證、道理論證(有時也叫引用論證)、對比(或正反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二十、論證方式:立論、駁論(可反駁論點、論據、論證)
二十一、議論文的文章的結構:總分總、總分、分總;分的部分常常有並列式、遞進式。(豆丁原創論壇http://bbs.)--數幾十萬量的完結書籍免費下載
二十二、引號的作用:引用;強調;特定稱謂;否定、諷刺、反語
二十三、破折號用法:提示、注釋、總結、遞進、話題轉換、插說。
二十四、其他:(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記敘文、小說),埋下伏筆(記敘文、小說),設置懸念(小說),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記敘文、小說);深化主題(記敘文、小說);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文、小說)
開頭要引人(開門見山,直截了當;製造懸念,引人入勝;提出問題,引人注意;說明情況,交待背景),結尾要有力(畫龍點睛,發人深思;總結全文,照應開頭;敘述結束,自然收尾;抒發情感,引起共鳴)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嗬成等;
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5、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6、反複:強調了……加強語氣
7、誇張:突出了……的本質特征
8、對偶:句式整齊有節奏。
(三)
句子含義的解答:
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征等表現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麼?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準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常隻有等):不行。因為該詞準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製,表時間,表範圍等),換了後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五)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裏、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係(3)這些詞是遞進關係,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六)段意的歸納
1.記敘文: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文: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麼,它的特點是什麼,
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容(特點)
3.議論文: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麼,作者的觀點怎樣,
格式:用什麼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語言表達及運用擴展題形式有以下幾種①情景式擴展(據情景展開想象)②添枝加葉式擴展(增加修飾限製成分)③提供中心式擴展(圍繞中心進行擴展)④補寫續寫式擴展。要明確重點,辨明情景,分清語體展開想象,巧用修辭。打開思路,發散思維。
壓縮題考查形式有:提煉觀點、概括觀點、組織導語、擬定標題等幾項內容。方法是,先問自己幾個問題:①寫的是什麼物象或形象②事情的經過和結果怎樣③文章的思想脈絡怎樣④命題目的是什麼可套用下列公式①:一級信息(10字內)誰+幹什麼②二級信息(11――30)再加上是怎麼幹的③三級信息再加上目的是什麼,結果如何。要遵循以下原則:刪繁就簡,去次留主,重點信息不遺漏。
句式變換形式有①長短(單複)句變換②主被動句變換③整散句變換④陳述反問設問句的變換其中長句一般為單句,短句一般為複句。長句(單句)變短(複)句一般方法為先找出主幹並擺上,然後把修飾附帶成分再擺上,並使用相關的連屬詞使其通暢。短句變長句一般先確定主幹句,再把其他句子硬塞成定狀補。做完要檢查共有幾套主謂結構。散句變整句注意原則上可形成並列的成分,內部結構要保持一致(主謂對主謂搶救等)
什麼是描寫手法
一、描寫概述
什麼是描寫?描是描繪,寫是摹寫。描寫就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狀態具體地描繪出來。這是一般記敘文和文學寫作常用的表達方法。
寫文章,隻有通過描寫,才能做到‘繪聲繪色‘、‘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曆曆在目‘、‘維妙維肖‘。這是因為作者通過具體的形象化的語言寫人、狀物,把客觀對象寫得有聲、有色、有昧、有形,使人有親臨其境、如睹其人、如聞其聲、如嗅其味、如見其色、如曆其事的感覺。
描寫的特點有哪些呢?‘今日讀者的味已經受到與閱讀競爭的其他活動的影響。所有這些活動都影響到現代寫作,也改變了描寫的性質?‘今日讀者要求動作快,甚至在描寫中也是一樣。……你可以注意到現代描寫的如下特點:1、全文統一於一種語調、語氣和氣氛――描寫中的所有事物都隻加強一種感覺印象。任何削弱或改變這種感覺的都要刪去。2、動作――現代讀者拒絕在為描寫而描寫上花費時間。他們需要在整個描寫中有行動和動作。3、許多感覺印象――作者運用詞語訴諸讀者的五種感覺器官,使他們‘感覺‘到作者所描述的一切……。4、活躍的、生動的圖象――好的描寫包含著能使你看見並深深記住的圖畫。‘([美]威廉;韋斯特《提高寫作技能》)描寫的作用是什麼?主要是再現自然景色、事物情狀,描繪人物的形貌及內心世界,使人物活動的環境具象化。
二、細描與白描
細描:使用大量生動、貼切的比喻,絢麗的文字,斑斕的色彩,進行濃筆塗沫。例如《荷塘月色》的一些段落。
白描:以質樸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的特征,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的寫法。魯迅在《作文秘訣》中寫道:‘白描卻沒有秘訣。如果要說有,也不過是和障眼法反一調: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而已。‘(《南腔北調集》)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對父親的描寫就是這樣。也可以說,白描實際上是用敘述的方式進行描寫。
二、靜態描寫與動態描寫
靜態描寫:指平麵地靜止地對人物或景物進行描寫。如《子夜》一開頭,描寫黃昏時蘇州河外白渡橋的景色,就是用這種方法來表現三十年代舊上海的畸形的繁華的。
動態貓寫:指以動來寫靜,或把物用擬人化的手法進行描寫。如朱啟清《綠》中所寫的梅雨亭:‘這個亭踞在突出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模路鷚恢徊雜フ?著翼浮在天宇中一般‘。
三、人物描寫
刻劃人物形象,離不開對人物的描寫。丁玲說:‘有許多人物是我們大家都熟悉的。但是要把這個人物畫出來,讓讀者認得,理解,體會,引起自然的愛憎,是需要許多手法的?
那麼,有哪些人物描寫的手法呢?常用的有正麵描寫和側麵描寫兩種。(豆丁中文網)http://www.
首先,我們來研究正麵描寫。所謂正麵描寫,是指直接描寫人物的外貌、心理和行動。
(一)外貌描寫:也稱肖像描寫。即是對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著、神情、體型、姿態等等)進行描寫,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達作者的愛憎,加深讀者對人物的印象。
進行外貌描寫一般使用:1、簡筆勾勒特征;2、運用修辭手法;3、寄托作者愛憎;4、借助他人眼睛;5、相關人物對比;6、一人幾幅肖像;7、結合其它技法。
外貌描寫的要求是:根據需要,抓住特征,繪形傳神,刻畫性格,顯示靈魂。其關鍵在於:第一,進行肖像描寫,要根據情節發展的需要去寫,不能每寫到人就必寫人的肖像。有的作者不懂得這個道理,因而他筆下的肖像描寫有時是不必要的。寫肖像,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魯迅告訴我們,要‘畫眼睛‘。‘畫眼睛‘是寫人物肖像的關鍵。魯迅是很善於‘畫眼睛‘的。他在《祝福》中14次寫到樣林嫂的眼睛,而每一次眼神的變化,都透露出人物當時的心理和性格的變化。需要著重指出的是:‘畫眼睛‘,這是比喻的說法,並不意味著描寫人物外貌非得畫眼睛不可。
魯迅所說的‘畫眼睛‘的意思是:善於細致地精確地描繪人物外貌最富特征的部分,而舍棄與表現人物性格和精神麵貌無關的其它東西。魯迅寫祥林嫂是‘畫眼睛‘,但也寫了祥林嫂‘花白的頭發‘;寫阿Q則著重寫他頭上的瘌瘡疤,卻比寫眼睛更能表現出他的精神勝利法;寫閏土,在寫眼睛的同時,也寫到閏土的手:‘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鬆樹皮了。‘反映了閏土生活的艱辛和痛苦。寫孔乙己卻沒有寫眼睛,而是寫他那件‘又舊又破的長衫。‘
寫肖像的高要求是刻畫性格、顯示靈魂。魯迅曾立誌畫出中國國民的‘活的靈魂‘列夫;托爾斯泰為了寫出瑪絲洛娃的靈魂,勾勒出瑪絲洛娃在牢中的內心世界,曾對瑪絲洛娃的外貌描寫修改了二十次。
第二,外貌描寫切忌公式化、臉譜化。一般情況下,‘人如其麵‘。然而人的內心與外貌並不總是一致的,外表漂亮不一定心靈美,而且,‘知人知麵不知心‘。優秀作品中寫的好人外貌不一定都是漂亮、英俊;寫的壞人也並不一定都是麻子、瞎子、跛腳。如《牛虻》中的中年牛虻,就是瘸腿,麵部醜陋,有刀傷痕。法捷耶夫的《毀滅》中的英雄萊奮生卻矮小而背脊稍微彎曲。這都說明,作家即使描寫心愛的人物也不是‘臉譜化‘地一味美化人物,而是嚴格地尊重生活的真實。在寫批判人物時,有時常常以外形美來反襯人物的心靈醜,如《毀滅》中的反麵人物美諦克,他風度翩翩,卻動搖變節。《紅樓夢》中的王熙風美麗俊俏,卻心毒手狠。
(二)心理描寫:以語言文字對人物的內心世界、思想道德品質、個性性格特征所進行的描寫。
進行心理描寫應注意掌握以下三個原則:
第一,寫人物的心理活動,應寫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環境中必然產生的心理活動,而不能為心理描而進行心理描寫。如大雪寒天裏,一般人想的是驅寒取暖,快出太陽;這是人本能的常態的要求。可是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環境中,就不一定如此想。第二,寫心理活動,要防止左一個心理活動,右一個心理活動。隻有在關鍵的情節、動作、表情出現時,才伴之以心理描寫。第三,寫心理活動,要努力寫人物細微的感情波瀾和複雜的心理變化過程。例如高爾基的《母親》最後一章所寫尼洛夫娜發現暗探時一刹那的動搖、害怕,以及內心衝突,直到堅定、沉著。
(三)行動描寫:通過語言文字表現人物自身在矛盾鬥爭中的行動,來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麵貌的描寫。
為什麼要進行人物行動描寫呢?這是因為人們的所作所為是其文學作品中,人物行動描寫是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施耐庵要塑造武鬆的性格,就安排了一回‘景陽崗武鬆打虎‘,全是寫武鬆怎樣‘打‘,從行動上描寫出武鬆英雄的本色和武藝的高強。書中寫他采取先防禦、後進攻的策略,又顯示出他的謀略與機智。作者正是通過對武鬆打虎的全過程的生動細致描寫,表現了他多方麵的性格特征。所以,茅盾說:‘人物的性格必須通過行動來表現。‘又說:‘既然人物的行動(作品的情節)是表現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那麼,人物性格是不是典型的,也就要取決於這些行動的有沒有典型性。作者支使人物行動的時候,就要盡量剔除那些雖然生動,有趣,但並不能表現典型性格的情節?(《關於藝術的技巧》)
行動描寫應掌握兩個原則:一、人物性格應當從他自己的行動裏流露出來;二、人物的行動應當經過選擇,足以表現人物的性格。因此描寫人物行動的目的就應十分明確;三、要注意人物行動的生動性和典型性。所謂生動性,指的是作者不僅要寫出人物在做什麼,而且要寫出他怎樣做。所謂典型性,則指的是作者要寫出人物為什麼這樣做,而不那樣做。
以上講的正麵描寫方法,在寫作時,不是機械地按照外貌描寫、心理描寫、行動描寫三種方法進行描寫的。‘人是社會諸關係的總和‘。在描寫人物時,要將這些方法綜合起來,靈活運用,這樣才能把人物寫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其次,在研究了正麵描寫之後,我們來看什麼是側麵描寫。所謂側麵描寫是指:不從正麵去描寫人物,而是從對其他人物、事件的敘述和描寫中渲染氣氛、烘托人物的描寫方法。清人毛宗崗在評《三國誌演義》時,認為這部小說經常采用襯托的手法來刻劃人物性格。他在‘群英會蔣幹中計‘這回的評語中寫道:‘文有正襯,有反襯。寫魯肅老實,以襯孔明之乖巧,為反襯也。寫周瑜乖巧,以襯孔明之加倍乖巧,是正襯也。譬如寫國色者,以醜女形之而美,不若以美女形之,而覺其更美;寫虎將者,以懦夫形之而勇,不若以勇士形之,而覺其更勇。‘
任何事物總是相互聯係著矛盾著而存在。襯托的方法正是辯證規律在藝術創造中的一種反映和應用。《藝概》的作者劉熙載說:‘正麵不寫寫反麵,本麵不寫寫對麵、旁麵,須知睹影知竿乃妙。‘我國古人把這種方法稱為‘反麵敷粉‘。
對於正麵描寫和側麵描寫,在具體描寫人物時,也應根據主題需要,按照情節發展的具體情況,考慮是用正麵描寫還是用側麵描寫,抑或是兼用正麵描寫和側麵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