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老人在崔輔成的辦公室坐定,端上茶,點上煙,情緒還沒落下去。三叔是退休的中學老師,也失了斯文,將吸進口中的茶葉“呸” 地吐回杯中,說,你這門衛,狗眼看人低,我都說是來找你的,還盤問,還非得填表。崔輔成說,怨我,我訂的規矩,找我的人多,我讓他們擋一擋的。崔輔成賠著笑臉,確實是應該怪罪到他頭上。前一陣子鬧醫患事故,患者家屬火氣大,衝進他的院長辦公室,砸了他的杯子,他對門衛說,就是養條狗,也能聽到幾聲吠叫。這意思是,再有人砸院長的杯子,就是砸他做門衛的飯碗了,效果明顯,看來這把門的把自己的飯碗沒當兒戲。
幾個老人七嘴八舌,恨不得讓他把門衛立即開掉。
崔輔成耐心地笑著聽著,眼光落在那張門衛印的表格上。
你從哪裏來?
你到哪裏去?
你是誰?
你來做什麼?
答曰:
我從崔家村來。
我將到崔家村去。
我是你大爺。
我不必告訴你。
填表的筆跡是龍飛鳳舞的草書,眼熟,顯然出自三叔之手。崔輔成不禁心中一樂,覺得有趣。門衛這問題提得有水平,簡直是人生的終極追問。要說三叔這回答,也答得既實在也俏皮。
崔輔成做縣醫院的院長快七個年頭,論專業,主任醫師也評上了,他年齡還不到四十,這在小縣城算是登頂了。他試著填一下這表,自己是從崔家村走出來的,但走到今天這個份上,還能走到哪裏去?人哪,來到這個世上走一遭,究竟是為了做什麼?為了做這個院長?看透了也還是草木一秋。三叔不肯告訴門衛,崔輔成有心回答卻摸不到門栓。
輔成走神的片刻,三叔清了清嗓子,言歸正傳。三叔說,輔成,醫院這地方我們老家夥是不高興來的,聞到醫院的味道心裏就喪氣。但今天是代表族人來的,是大事,不登你這三寶殿不行。論起來你現在是崔氏族人中最有出息的,是族人的驕傲,你人不在村裏,修譜這事不能拉下你。
三叔很哲學地說,人走得再遠,總是要歸宗的。人活在世上,對祖宗要有個交待,對子孫要有個說法,一代得交一代。
這倒挺像是在回答第四個問題,有點兒意思。輔成接話說,三叔說得是,有勞幾位伯伯叔叔大駕了。需要出力輔成就出力,需要出錢輔成就出錢,您老幾位盡管吩咐。
輔成的表態讓幾位老人滿意,三叔說,出力呢有我們這幾副老骨頭就夠了,你尊為院長,再說又不是下體力。出錢呢輪不上你,這些年村裏開廠的開公司的正燒包,爭著搶著顯擺呢。來是要請你做修譜理事會的理事,開會時你得回村理事。
崔輔成出錢出力容易,出時間還真不容易。他嘴上還是應承著,尊老是做人和做官的必修課。他安排老人們用餐,安排駕駛員送老人們回村,臨走時還不忘給老人們塞了一條煙。
三叔還留下一張大紅燙金的聘書,挺正式,挺莊重。
修譜,不就是將崔輔成一家載入宗譜?可是,可是崔輔成的兒子不姓崔,姓王,王天一,隨的是他外公的姓。崔輔成把聘書扔進紙簍子,頓一頓又撿了回來。修什麼譜,幾個老家夥沒事尋事,戳上了崔輔成的痛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