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煉器(1 / 2)

神識倏放之際,本來在玉淩霄手中的永恒藍金浮空而起,仿佛無形之中有一隻大手將它拎起懸空一般。

永恒藍金瞬間被火域的五色火焰所包裹,沒露出一絲細縫。永恒藍金,極道聖物,千百世難得一現,自荒古至今,得到過幾乎沒有。

其稀珍程度根本無法想象!

這是專屬於大帝的聖物,常人不要說得到,就看是看一眼都不可能,成千數萬年來它都如夢似幻。

它的價值是沒有辦法估量的,古來大帝有數位,可沒有一個人得到。

這是上古大帝夢寐以求的東西,很多聖賢都可望而不可及。

想要把它融化可是不容易,玉淩霄在火域呆了三個月才將永融化。

永恒藍金融化成了一灘呈現淡藍色澤的液體,液體仿佛是一股流動的藍色星河。

玉淩霄小心翼翼的控製藍色液體,幾天過後,一把藍色長劍在火域的空中漂浮。

‘劍雖是鑄成了,但這樣還不遠遠夠,還有很重要的一步沒有完成‘

劍的身旁,玉淩霄撫著長劍皺著眉頭說道。

劍是由劍身和劍柄兩部分組成。

劍身包括劍尖、劍梢.劍刃、劍脊;

劍柄包括劍格和劍莖,絕大多數劍還帶有劍首

可以係劍穗(係劍穗的稱“文劍”,常佩於古代文人身上,這種劍多作裝飾;不係劍穗的稱“武劍”,這種劍才是用於武拚的)而有的劍還有劍箍。

劍身安裝在劍柄上即可稱之為劍,

通常配有一個劍鞘,可以套在劍身上

有保護劍身和方便攜帶的作用。

劍還分為七尺劍和五尺劍,玉淩霄鑄造的這把屬於七尺劍是名副其實的長劍了。

劍是短兵的一種,脫胎於矛形刺兵及短匕首,始源於殷商以前,形極為短小,僅有短平莖,而無管筒。古人用此劍插腰,可割可刺,抵禦匪寇與野獸。到了周代,尤其是春秋、戰國時期,已成為主要短兵器,士類必有之佩備。連馮諼與漢初的韓信,雖然貧至無食,也仍然隨身攜帶。著名的有幹將、莫邪、龍泉、太阿、純鈞、湛盧、魚腸、巨闕等。春秋時的龍泉劍,仍有一隻藏於故宮,至今仍很鋒利,證明我國在劍的製造和使用上,有著很悠久的曆史。

三日過後,玉淩霄終於完成了最後一步,將道紋一一打進劍內,當然,他也學了葉凡一樣,將自己獲得的道經打進鼎內,不過他卻沒有道經,雖然他沒有道經,但他有《上善若水經》啊!

所以於淩霄便將上善若水經打進了劍內。

於是劍上,原來光滑的劍麵,現在已被許多圖案所取而代之,隻見劍腹上刻二十八宿,麵刻文明星晨,背記山川,人魚,宇宙萬物盡在其中,看起來可謂是玄之又玄。

玉淩霄手輕輕的拿起浮在空中的長劍,

劍在手中,玉淩霄輕輕的撫摸著就好像自己的**一般。過了許久。隨即又突然想起來自己鑄造的劍還似乎沒有一個響亮的名字,思考了一會兒、想到自己修煉的是統禦諸天的萬水之道,於是對著長劍輕語道:“以後你就叫水皇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