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孟德剛經過這裏,聽到曹衝那句“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非常高興,心裏又很吃驚,心說這小小的年紀就有這份見識,長大後成就必然不凡,這一下子,因為最近家庭和政事的煩惱也少了不少。
曹孟德對很多人來說是亂世奸雄,或者是亂臣賊子,有些人覺得他陰險狡詐,也有人覺得他殘暴無情,不過對於曹衝來說,他隻是一個慈祥的父親,眼見他麵色精神不振,這是曹衝絕少見到的,曹操性格堅韌,即使是在戰場上差點喪命他也始終麵不改色,道“啊翁麵帶疲色,有何憂愁?”
曹孟德聞言先是一怔,然後笑道“無憂”,當然這話別說曹衝,就是他自己也不信。他最近的麻煩事不少,因為曹昂的死,剛才他就是打算去寬慰一下丁夫人的,隻不過丁夫人能給他好臉色才怪,她因為不能生育,所以把全部的寄托都放在曹昂身上了,如今曹昂卻因為曹孟德的**被人害死了,他被丁夫人一句“將我兒殺之,都不複念”就給逼退了。對於這位結發妻子,他一直很尊敬,更因為曹昂的死大為愧疚,所以即使被罵了,也無話可說,隻不過丁夫人每見到他就會數落他一頓,所以說起來,算是家無寧日了。
在政事方麵,宛城之戰就不說了,之前他把皇帝迎奉到許都,許都成了當然的政治中心,他也成了皇帝當然的代言人,隨心所欲,號令四方,這是袁紹始料未及的,為之前不聽沮授的勸告後悔不迭。袁紹要求遷都鄄城,那兒離他較近,便於控製。曹孟德不但一口回絕,而且下詔書責備他說:“你地廣兵多,而專門樹立私黨;不見你出師勤王,但見你發兵與他人互相攻伐。”袁紹明知是曹操搗鬼,也隻得上書為自己申辯。曹操自任為大將軍,而任袁紹為太尉,改封鄴侯。太尉雖貴,但地位在大將軍之下,袁紹深感屈辱,上表不受封拜。
於是最近袁紹給曹孟德寫了一封信,措辭十分傲慢,不無威脅之意,曹孟德當即十分惶恐,此時,他的實力不如袁紹,且東有徐州呂布、西有南陽張繡、南有淮南袁術,皆虎視眈眈,於是派孔融持天子符節出使鄴城,拜袁紹為大將軍,賜給他弓箭、符節、斧鐵和一百虎賁,讓他兼管冀州、青州、幽州、並州四個州,以緩和矛盾,而他自己隻做了司空、車騎將軍,位在袁紹之下。
淮南方麵,袁術一直認為袁姓出自於陳,陳是舜之後,以土承火,得應運之次,又以為讖文雲:“代漢者,當塗高也。”說的就是自己,故袁術獲得玉璽後,二月份在壽春稱帝,建號仲氏,置公卿,祠南北郊,任命九江太守為淮南尹,廣置公卿朝臣,還在城南城北築起皇帝祭祀天帝所用的祭壇。這自己剛把天子迎奉回來,你袁術就要稱帝,不是打臉嗎?於是又得安排討伐袁術的事情。
所以堅強如曹孟德,也被這些事情搞的焦頭爛額,隻是在他看來,卻是沒必要跟曹衝說而已,環夫人說起來是一個小女人,隻是她心地善良、善解人意,曹操今天過來,隻是想緩解一下煩躁的心情,如今見曹衝早慧,倒是想和他聊聊,了解一下這個小兒子,道“你如此努力想要學武,長大後是想要作衛青、霍去病那樣的大將軍?”
自己以後想做什麼,曹衝之前也想過,說起來,曹衝穿越之前隻是一個**絲宅男,以後即使什麼也不做,都可以輕鬆的撈一個王位了,有錢、有權、有女人,這有什麼不滿足的呢,隻是就像武林人士常說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若是自己沒有早死,曹丕登上皇位之後會放過自己嗎?如果一直裝傻自汙、低調隱忍的話或許會,隻是自己可是知道曹丕野心勃勃卻生性涼薄,他好權術卻沒有雄才,最後曹魏還得像曆史一樣短時間就滅亡,自己的後代估計也不會有什麼好結果。而自己爭皇帝呢,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這是每個男人的夢想,成功的幾率也不低,為什麼不拚一拚呢
我要做皇帝,隻是曹衝不能說出來,反問道“我以後能作衛青、霍去病那樣的大將軍?”
曹孟德道“我被舉為孝廉時,年紀很輕,自以為不是那種隱居深山而有名望的人士,恐怕被天下人看作是平庸無能之輩,所以想當一個郡的太守,把政治和教化搞好,來建立自己的名譽,讓世上的人都清楚地了解我,後來我被征召做了都尉,又調任典軍校尉,心裏就又想為國家討賊立功了,希望得到封侯,當個征西將軍,死後在墓碑上題字說:“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這就是我當時的誌向,你為什麼不可以呢?”
曹衝道“如今天下紛亂,雄豪並起,病役橫行,人們流離失所,待到我長大,啊翁已經帶領豪傑克定天下,那時滿目瘡痍,民心思安,哪能做什麼衛青、霍去病那樣的大將軍”
曹孟德聞言,久久沒有說話,仔細打量起曹衝來,第一次覺得似乎對這個小兒子的了解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