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兵出淮水,汝南郡風起雲湧! 第二十九章 暗中相助(1 / 2)

“隻是有這個可能罷了,去不去尋他,你自行決定。好啦,老朽要說的就是這些,也算完成了生死之交的臨終所求。”

老者說完就要離去的樣子,羽都尉頓時大急,急忙拉住對方的衣袖,連聲說道:“先生大才,可否留下來幫我?在下定然早晚奉請。”

“狗屁大才,老子大字不識一簍,幫不了你。”老者嗤笑道。

“可方才先生所言字字珠璣,在下聽來如醍醐灌頂,有這般見識的都不是大才,先生未免太過謙虛了。”

羽都尉認為對方隻是謙虛,不願意留下來幫助自己,後退兩步,拱手長揖再次相請。

“不須如此,那些話都是聽別人說的,老朽不過是轉述而已。當年翟老四遍尋名士,哦,翟老四就是翟公派來暗中保護你的心腹,行到汝南時找到老朽,邀我同去拜訪南陽神人蔡少公,那些話是他們兩人談論時所說。可歎,翟老四半生都在尋找複仇之策,最後卻將希望寄托於虛無縹緲的圖讖之說上,回來後沒幾天就撒手而歸。”

羽都尉滿臉失望和黯然,道:“翟伯忠義無雙,為翟家之仇嘔心瀝血,晚輩理應前往拜謝祭奠,還請老人家告知翟伯魂歸之處?”

“葬在翟家故地的茫桐山,還有什麼要問的,今日一別,當無再見之時。”

見老者去意已定,羽都尉知道強留不得,退而求其次,就將心中的疑惑問出來,道:“依老人家所說,翟伯和蔡少公都知道那李雲包藏禍心,所圖甚大?”

“包藏禍心?”老者嘿嘿直笑。

“晚輩失言。”

羽都尉做了多年朝廷的官吏,平日應付同僚,下意識的站在朝廷的立場上說話,聽到老者調侃才反應過來,若是那李雲真是如此,那他們就有共同的敵人。或許真是這樣,幾月前他就聽何太守提起過,南邊的幾個縣宰可能是死於李雲之手,今晚老者所說的話仿佛是印證了一般。

“他們兩人不知有李雲這個人,老朽也是機緣巧合曾與此人相處過一段時間,你的那些同僚是不是打聽過他?”老者笑道。

“是的,李雲就任刺奸都尉以來,辦了幾個大案,據聞,李雲行事囂張跋扈,膽大包天,堪稱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被他破家的不知凡幾,不過,也有人說他仁善任俠,急公好義。”羽都尉說完,自己也是有些糊塗了。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不妨去江夏北部看一看,老朽想告訴你,李雲手下的兵卒過萬,或許更多,言盡如此,老朽告辭了。”

“晚輩還不知老人家尊姓大名?”羽都尉緊追幾步,出聲相問。

“見到那小子,就說毋老頭讓你去的,或許會有些幫助。”

老者頭也不回的說完這句話,消失在夜色之中,走得極為灑脫,羽都尉悵然的站在原地,沉思半響後怏怏而去。

這條街道又恢複了寂靜,過了一會兒,那老者去而複返,來到方才談話的地方,自言自語的罵道:“他娘的,李老匹夫,你夠狠,為那小子連老臉都不要了!說什麼自己時日無多,呸,騙鬼呢!”

接著又皺眉低聲道:“翟公就剩下這麼一根獨苗,那小子如今倒是個人物,合則兩利,老子也是順水推舟,這算是兩方都幫襯了吧?”

而此時,剛與何太守等人分別的李雲,走在返回驛館的路上,親衛家丁們都是戒備的留意周圍,身邊的董千禁不住埋怨道:

“將軍,和那些家夥說話實在太累,繞來繞去的沒個正題,也就將軍這種性子才能應對,我聽得直打瞌睡。”

李雲不急不緩的策馬走著,笑道:“無非就是試探而已,我裝作聽不懂,他們也奈何不得。”

邊走邊聊,很快就回到驛館,留守的家丁送來信函,李雲看了之後遞給董千,說道:“你看看,這是吳漢在郡府軍營的所見所聞。”

“這太不正常了,平輿城是汝南第一號重城,城內的士卒想必是精銳,上次嚴大哥他們遇見的官軍也是不差,比起流民盜賊強得不是一點半點,甲胄兵器完備,以前此地傳過來的消息也是如此,怎麼現在的軍營這般散漫,即便是征募來的新軍也不應該啊。”董千合上信函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