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輿城作為一郡的中心,不可能沒有人才,而且李雲征召的是刺奸都尉府的屬吏,隻需懂得新朝法律的人士,並不要求有什麼卓越的才幹,可最終隻有兩個人前來應募。和李雲這裏門可羅雀相比,何太守征召郡府屬吏,不到三天,各級官吏就補充的七七八八,即便李雲再怎麼惱怒也是無計可施。
李雲有些煩悶的在府中踱步,外邊的董千進來通報說丘源求見,丘家在城內的府宅中還駐紮著傅邁的三百人馬,聽到丘源過來也不能不接待。
見禮後,丘源看了看李雲的臉色,微笑道:“李將軍,可是在為征召屬吏之事煩心?”
李雲精神一振,開口笑著說道:“不錯,你有辦法?”
“小人愚鈍,將軍都沒有辦法,小人更沒有。”丘源說完見李雲神色不虞,連忙補充道:“不過小人卻知道少有人應召原因。”
“說來聽聽,坐下說。”李雲揮手道。
“謝將軍!”丘源抱拳一禮,坐下後抬頭說道:“將軍與何太守同時張榜,效果卻是有天差之別,何太守一呼百應,前來應詔的人絡繹不絕,而將軍您……”
“這些我都知道,說重點!”
李雲也是不明白太守何敞怎會有這般的號召力,那些人的底細稍作打聽便知曉,都是汝南的名門望族子弟,一聽太守大人征召,呼啦啦的全都趕來,絲毫沒有顧忌自己和何太守的不和。
在丘源的印象中,李雲除了不會生孩子,其它的好像都會一些,有關經商的小訣竅讓他如獲至寶,今日難得有賣弄的機會,但看李雲的表情,心中一凜,連忙收起賣弄的心思,沉聲道:
“那些人的身份想必將軍清楚,都是出身各地的名望之家,他們選擇何太守而不是將軍您,依小人看,這不在於官職的高低,而是一個信號,那些豪門大族已經站在將軍的對立麵了!”
李雲的麵色一下子凝重起來,這是他一直擔心的問題,在對付汝南南邊那些大族的時候,始終沒有一棍子打死,而是用相對溫和的手段,一點點兒的收回被侵占的田地,還有一些地方是和當地大族合作開辦屯田田莊,就是怕所有的豪族地主聯合起來。
以李雲所了解的,曆朝曆代內部動亂的根源無不和土地有關,當土地兼並到達一定程度,百姓無法生存之時,也就意味著改朝換代的來臨。在這一點上,王莽比曆代統治者都要高明,他將全國土地改成“王田”,也就是廢除土地私有製,實行土地國有製,和奴婢一樣禁止買賣。然而詔令剛一頒布,便遭到官吏豪族的強烈反對,甚至舉兵反抗,這一改革僅推行了三年就宣告失敗,這讓李雲看到了土地改革的強大阻力。
“是因何太守彈劾我有不臣之心?還是因為我在鍾武的舉措?”李雲凝聲道。
丘源遲疑了下,說道:“都有,何太守的一封文書將您推到風口浪尖,有關將軍的一切漸漸被眾人所知,收田地,建私塾,手下皆是出身貧寒之人,倒是將軍有多少人馬那些人反而不清楚,何太守又占據朝廷大義名分,他們有此選擇不足為奇。”
李雲冷笑道:“朝廷大義?據我所知,那些豪族對朝廷可沒有多少好感。”
“話雖如此,可也無人敢和朝廷對抗,將軍您在鍾武縣招求有識之士,隻要能提出有益建議,無論出身,均可量才舉薦給縣衙使用,這直接打破了他們對官場的壟斷。在名門望族眼裏,若和低賤的泥腿子商賈成為同僚,那是天大的笑話,而將軍並不能因此而懲治他們。”
丘源說到這裏似是想到自己,歎息一聲,李雲聽得好笑,曾經說過的“壟斷”一詞倒被對方活學活用,但這番話卻是讓他警惕。那些大族地主或許不會在意他是否有叛逆之心,但會在意自己的利益,他在江夏北部和安陽等縣廣收田地為己用,開辦私塾有教無類,傳到這些人的耳中,觸動了他們的神經,走向自己的對立麵是遲早的事情,比料想中來得早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