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買些玩具,但不能一次都給孩子,每次隻給一個。
在孩子病情不太嚴重時,你可以把所有的玩具裝到紙袋裏,你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要,讓孩子摸著紙袋,猜出裏麵的東西。然後再讓孩子自己撕開紙袋,看裏麵的東西。
用牛奶喂養的嬰兒便秘的較多。如果嬰兒是從上個月起便秘的,就不用擔心。到了這個月,可用匙子試喂嬰兒些酸乳酪,並加些果汁,如果能順利通便,就要繼續用。酸乳酪的量可逐漸增加,直到每天能順利排便一次後,即可維持該用量。那些不灌腸就持續一周或10天不排便的嬰兒一定是有病的。特別是腹部有較大異常的嬰兒,其發育又不好時,要做檢查。
發燒
2-3個月的嬰兒發燒並不罕見,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
過熱(臨時性發燒)
夏天抱嬰兒乘一個小時或兩個小時車,如果嬰兒發燒,是由於母親的體溫和熱氣傳給嬰兒所致。這隻要讓嬰兒在涼決的地方躺一下,枕上冰枕,或喝點淸涼飲料,過2-3個小時後就會退燒。
冬天也有因過熱而發燒的。如把一個熱量很大的電腳爐,或兩個熱水袋放在嬰兒被窩裏時,就會引起臨時性發。
有時也有因下巴某處淋巴結炎症而引起發燒的這種情況的發燒,看一看或摸一摸下巴就知道了。淋巴結腫大,就要請醫生給服用抗生素。隻要早期治療,不用手術也可治愈。
嬰兒發燒,又哭鬧得厲害時,可考慮中耳炎從嬰兒疼痛的耳朵裏流出透明的分泌物,就是中耳炎,去醫院治療3-4天,穿孔的嬰兒鼓膜就可完全愈合。
患肺炎時,症狀多半是呼吸急促而困難,吸氣時小鼻子張開,一旦有這種症狀,就要請醫生看。
3-6個月消化不良
假性“消化不良”
如嬰兒隻吃母乳、牛奶和果汁,體重也增加,精神很好,吃奶也好,也不發燒,隻是有“稀便”,這樣的“消化不良”不用去管。
由細菌、病毒所致的腹瀉。
嬰兒全身感染,發燒、精神不振,不想吃牛奶,吐奶等症用抗生素可很快治好病。飲食過量引起的腹瀉嬰兒既不發燒,精神也好,牛奶、代乳食都愛吃。饑餓性腹瀉吃不飽也會引起腹瀉。流行痢疾性腹瀉由流行性痢疾引起的嬰兒腹瀉,應盡快看醫生。
3-4個月的嬰兒去小兒科就醫,多半是因感冒。感冒是由各種病毒引起的疾病的總稱,要確定它是由哪種病毒引起的是很不容易的。
可是,感冒是傳染病。周圍有人感冒了,一、兩天後嬰兒也出現感冒症狀,就可以診斷是感冒。這是因為嬰兒在這個時期裏不會得其它病。
感冒大都是在母親打噴嚏、鼻子不通氣、稍有發燒、頭有點痛,自己也感覺到了是感冒了的時候,就已經傳染給嫛兒了。當然,由父親上班把細菌帶回來而傳染給嬰兒的情況,也是屢見不鮮的。
這個月的嬰兒即使患了感冒,也不發高燒,一般燒到375-31也就到頂了。由於鼻子不通氣,吃奶變得困難,流稀鼻涕,打噴嚏,有時也咳嗽,但並不十分痛苦。食欲也稍有下降。上述症狀一般2-3天就好了。到了第三天,最初流出的水樣清鼻涕就變成黃色或綠色的濃鼻涕。感冒開始時奶量有些下降的嬰兒到了第三、四天就恢複正常了。有時可在感冒的同時出現腹瀉,使大便次數增加。
即使多少有點發燒,隻要嬰兒很活潑,常常露笑容,就不要擔心是肺炎。對病毒引起的感冒,注射任何抗生素都無效。如果治療非病毒引起的肺炎,注射抗生毒素就有效。
在嬰兒明顯表現出感冒症狀期間,應控製洗澡。如果嬰兒吃奶困難的話,可減少半匙或一匙奶量,果汁可繼續加。
出生後3個月左右的嬰兒發高燒,到381以上的,有以下幾種疾病原因。
首先應懷疑是中耳炎
不管哪邊的耳朵,隻要看到耳孔發濕,就是鼓膜破了,嬰兒的鼓膜就是破了,也會很快長好,不用擔心。
領下淋巴結化膿
患該病時,頜下腫得很硬,嬰兒頭部難以轉動,一般都高燒到38℃左右。及早給予抗生素時,有的不用手術就可痊愈。不過,多半由於很快就化膿,不得不手術。由於這是外科很容易治好的病,不用擔心。
肛門周圍長出“癤子”,變硬、紅腫時,也會發燒,一般燒到38℃左右
從嬰兒大便時啼哭就可知道。但一發燒就要求母親觀察高燒嬰兒的肛門,似乎有些不合情理。
急性出疹子
一般多發病於7個月以後的嬰兒,偶爾也有發病於三、四個月嬰兒的。但是,在這個月齡中,發燒一般不超過3天,充其量一天左右就退了。疹子卻是在燒退之後出現,並擴展判全身的。如果隻看疹子,很像麻疹。如果是炎熱季節,會以為是痱子。出了疹子,是可以治愈的,即便把它看成是痱子,也沒有什麼害處。夏天的炎熱季節(從7月中旬到8月中旬、4個月以後的嬰兒患夏李熱病較多3個月的嬰兒中也並非沒有。其症狀隻是發燒,從半夜開始到上午,可高燒到38-391,一到就追燒了。根據這種“燒型”,大致可以知道是夏季熱病。過,在頭2-3天中由於看不出是什麼病,會有些驚慌。持續高燒,就要檢查尿,尿非常渾濁時,可能就是“膀胱炎”,多發病於女嬰。但是,這也是很少見的病。如果反複幾次得“膀膚炎”,就應考慮是不是“腎盂炎”。
嬰兒結核也是非常少見的疾病
家族中如有結核病老入,嬰兒又發高燒時,就可懷疑是結核,必須做結核菌素試驗。
出生3個月左右的嬰兒,早晨起床時,有時眼角或外眼角沾有眼屎,或眼睛裏總是淚汪汪。仔細一看就可現:下眼瞼的睫毛倒向眼內,觸到了眼球。倒睫刺激了角膜,所以流眼淚或出眼屎。
這是由於嬰兒的臉蛋脂肪豐滿,使下眼瞼倒向側而出現倒睫。多半發生在嬰兒出生後三、四個月,是因為這個時期嬰兒的臉蛋長得胖乎乎的。一過了5個月,嬰兒麵部俊俏起來,也就自然痊愈了。
當然,出眼屎並不都是由於倒睫而引起的,也有因平時的“結膜炎”(急性結膜炎)而弓起的,但從眼球充血就可以看出。另外,也有因為眼屎出的很多,皁上起來上下眼瞼沾到一起而睜不開眼的情況。
嬰兒的“結膜炎”多半由細菌引起,點2-3次眼藥後就會痊愈。
夏季熱病
這種病多發生在4-8個月的嬰兒中,兩、三個月的嬰兒中也不是絕對沒有的,但滿一周歲後,就幾乎絕跡了。
這種病的發燒是從半夜開始,天亮時燒到38-39℃(有時燒到40℃,中午開始退燒,下午恢複常溫。這種發燒,在炎熱季節會一直持續下去。如果不改變環境甚至會持續一個月,但一進入九月分就全好了。
夏季熱病原因至今不明,大概是由於嬰兒體內調節體溫的某些機能失調引起的。經調查某些家庭情況,凡住在通風不好、陰麵房間裏的嬰兒,發病率高。
在確診夏季熱病之前,通過驗尿確認沒有“膀胱炎”(也包括腎盂炎),通過結核菌素試驗確診不是結核時,就不用再檢查而去難為嬰兒了。藥物也是如此,在確診為夏季熱病之前的前3-4天中基本上都使用了抗生素和退燒藥,若證明無效時,就不要再給嬰兒服藥。
確診為夏季熱病後,就不要去折騰嬰兒,而應設法使嬰兒涼快些。隻要嬰兒精神愉快,就用不著擔心。
體重不增加
嬰兒體重,就現在來說,隻是嬰兒食欲的標誌。愛吃奶的嬰兒體重就重,奶吃得不多的嬰兒體重就輕。並不是因為健康就吃得多,而不健康就吃得少。發燒了就沒有食欲,是個別嬰兒的反應。隻是,一直精神很好,但奶卻吃不了多少的嬰兒,隻是些不喜歡大口吃奶的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