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剛蒙蒙亮,黃生便起了【廣下有木】,隨便吃了點東西,就與文、夏二人往莫桑穀去之。因黃生不識莫桑穀之路,文、夏二人走於前麵引路,黃生隨後跟進。
一路上,文、夏二人都不說話,皆奮力疾行。黃生也不自討沒趣,亦沉默寡言。
隻見山林,河流在他們腳下不住倒退,疾若流星,快如閃電。一頓飯功夫,就去了四十來裏路程。
文、夏二人皆氣喘籲籲,汗流浹背。看向黃生時,隻見黃生位於身後不遠處,臉不紅,氣不喘,神采奕奕。好似閑庭信步般施施然就跟了上來。文、夏二人大驚。
原來文、夏二人於輕功上皆有獨到造詣,文岐山使用的是江湖上聞名的“八步趕蟬”,至於夏侯瑾所用的則是少林的“一葦渡江”,文、夏以為黃生隻是內力深厚,輕功不一定見長,所以一路疾行,有考較黃生輕功之意。
夏侯瑾氣喘籲籲道:“黃……黃……黃大哥,我……夏侯瑾服了……服了……”
黃生心中偷樂,對文、夏二人道:“小弟才十四五歲年紀,怎可稱為大哥呢?大哥這兩個字不敢當也!不敢當也!”
文岐山忙道:“所謂‘學不分先後,達者為師。’於武功上我與夏兄比黃大哥差之甚遠。隻是年齡上癡長幾歲,不敢為大也。尊你為大哥是應該的,應該的。請勿推辭,請勿推辭”
後雙方互相推讓了幾回,文、夏二人堅持稱黃生為大哥。黃生隻有默認了,由他之。
文、夏二人一口一個“黃大哥”“黃大哥”的叫著,關係頓時顯得親近起來。
黃生心中暗道:“虛名啊!虛名啊!”可心裏隱隱高興著,享受著文、夏二人的“黃大哥”。
後雙方再也不是開始時的沉默,一路有說有笑,“快活”的向莫桑穀緩緩行去。看似緩慢,其實雙方皆是有功夫之人,可也比平常之人快了許多。
不多時,就到了莫桑穀的外圍。隻見附近十室九空,了無人煙,一片慘象。好不容易才碰到一個不願客死異鄉的孤寡老人,從老人那裏得知,“鄉鄰們,都有親的投親,有朋的奔朋,二者皆無的隨官府劃定區域而居。可鄉親們世世代代都居住在此,是生他養他的地方,誰也不願意離去。官府便強製驅逐,遷徙。官府雖是一片好心,可它不從根源上想辦法去對付那邪道妖人,卻驅趕這手無寸鐵的鄉民。無道啊!無道啊!”
老人邊說,邊泣涕漣漣。聽起來好不慘然。
黃生邊聽邊想起了自己的年邁的雙親,眼角飄起了顆顆淚花。暗暗發誓道:“我黃生,在此立誓,不手刃此獠,誓不為人。”最後黃生默默的留下了自己的全部銀兩及食物。
文、夏二人見“黃大哥”都有所表示,無法,各取出五兩銀子送給了那孤寡老人。
告別了那孤寡老人繼續向莫桑穀行去,黃生一路心情沉重,再不言語。文、夏二人見黃生不僅武功高強,且還有一顆悲天憫人的心腸。更加佩服他們的“黃大哥”,感到黃生更加高深莫測。
不多時,便來到了莫桑穀穀口。
隻見莫桑穀全被濃濃的黑霧籠罩著,全不見穀中景物。霧氣蒸騰,翻翻滾滾。猶如一個吞天怪獸在張牙舞爪。此時已近正午,卻感到一陣陣森森寒意。
文、夏二人見之,大驚,萌生出一股退意。最後見黃生去意甚堅,且眼中冒著冷冷的目光望向自己,不得已,隻好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