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功德 教化和業力(2 / 2)

劉衍識海裏的業力就是由善業、惡業、無記業三者組成,劉衍找到一種佛教凝聚金身的方法。本來佛家凝聚金身是要用後天功德之力來凝聚的,不過劉衍決定用業力凝聚業力金身。首先是惡業可以凝聚業火紅蓮成為蓮台,無記業可以凝聚佛身,善業可以凝聚成大慈悲光明雲,這樣一來也就解決了業力對自身的影響。

最後劉衍還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那就是一氣化三清的修煉。一氣化三清需要三種天材地寶來承載,如果修成金身,以金身來當做一種天材地寶就能簡單的多了,以此為基礎劉衍還可以凝聚儒家金身、道家金身。

在前世道家、儒家和佛家的金身的凝聚法都是脫胎於太古神道的香火金身法。香火說明白點就是所謂的信仰之力,信仰之力是世間最神奇的存在,他可以增加一個人的氣運,可以化成後天功德之力,教化之力也是由信仰所化。可以說信仰之力就像是萬金油一樣的存在,可以作用到任何地方。而且三家的凝聚金身之法也是一樣的,隻是包含的意境不同,道家講究的是無為、逍遙,儒家講究的是仁德、忠孝,佛家講究的是慈悲、憐憫,所以外在的表現不同,但實際上三教一體,均是出自玄門。

在前世洪荒時期是沒有教派之說的,當時隻有一個玄門,後來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脫離玄門創立了西方教,再後來太上聖人化身老子傳下道教,孔子問道於老子創下了儒教,之後老子西出函穀關化胡為佛,西方教也就成了佛教,三教的修行之法相同,可是神通法術表現卻不同。而後隨著各自的發展,漸漸才有了法力、浩然正氣、和佛力之分。劉衍修行的是正統的練氣法門,可以駕馭法力、浩然正氣、和佛力,如果可以利用一氣化三清之法完善出三教化身,那麼對今後的修行和教化都是十分有利的。

不過雖然劉衍現在的想法很好,但是要想真正的去實現卻有著很大的障礙。首先金身的凝聚就要需要香火,這屬於神道的修煉,與這個世界的神道有著利益衝突,再來就是金身的核心,儒家的浩然正氣種子要如何凝聚,佛家金身已經決定凝聚業力金身,可是現在業力十分弱小,道家的法力還是比較好解決的,隻要劉衍打通任督二脈,在體內凝結一個虛擬的金丹就行了。最後就是怎麼把這些凝聚出來的金身要如何與一氣化三清的神通聯係在一起。

當然這些現在不過是劉衍自己的想法,畢竟凝金身的方法不是長生之法,在前世也不過是三教修士護持自己長生的一種手段罷了,現在他也就是想到了一種有可能可以很好利用自身優勢的方法而已,具體的細節還要以後有時間詳細的推敲一下。

劉衍不知道,正是自己的這番想法,使得自己在將來擁有了和其他競爭者相互博弈的資本,也正是因為這一神通才讓他逃過了後來的必死之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