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梅蘭(4)(1 / 2)

在陳述推理前,閆思弦少有地沉默整理了一下語言,其餘幾人表示充分理解,畢竟是多案件串連,相關人物錯綜複雜。

他們隻是安靜地等待著。

閆思弦終於開口道:

“大約六年前的某,有個複仇團夥悄悄在市第四醫院——也就是墨城精神病院成立了。

它是怎麼成立的目前無從推測,或許僅僅因為幾個病友之間關於‘為什麼受折磨的是我們’‘為什麼壞人沒得到報應’‘要是能報仇就好了’‘反正瘋子殺人不用坐牢’的交談。

喬麗正是複仇團夥最初的成員之一。

——我知道你們要反駁了,先等一下,她的確沒什麼苦大仇深的仇人,壓根稱不上‘複仇者’,但注意,喬麗是典型的表演型人格障礙,表演型人格障礙最明顯的特點就是時刻求關注,在她心目中自己就是世界的焦點。

這樣一個人,怎麼會放棄做英雄的機會?無論她用了什麼辦法——或許她編造了一個可以以假亂真的仇人,又或者組織初期的篩選並不嚴格——總之,喬麗在五年前就加入了這個組織。

從我們現在了解到的情況,組織內部分工明確——一開始分工或許不那麼細致,但隨著每次作案經驗的積累,組織的分工開始越來越……”閆思弦斟酌了一下用詞,最後選擇了“專業化。”

“有負責殺人的士兵,負責策劃調度的指揮官,負責接應的後勤,還有負責尋找和吸納幫助對象的——我們暫且稱之為新兵選拔官吧。

喬麗就是個新兵選拔官,她幫組織尋找有複仇需求的人,以病友的身份接近他們,影響他們,簡言之就是洗腦。

這方法真的太巧妙了,即便警方介入調查,頂多調查主治醫生,而不會注意到病友——畢竟,一個瘋子已經夠麻煩的了,誰也不想再去吃力不討好地招惹其他瘋子。

想想那些被喬麗盯上的人吧,他們受盡了委屈、欺淩,壓抑到精神都出了問題,突然有人主動伸出橄欖枝,不僅幫其複仇,還有家人一般的組織成員——這點很重要,因為精神病患者與社會嚴重脫節,正常人無法理解他們,視他們為定時炸彈,能躲則躲,最後可能隻剩下個別親屬,出於血緣上的道義為他們支付精神病院的住院費用而已。

這種環境下,有一群家人一般的病友,就特別容易掏心掏肺,甚至相互為彼此複仇。”

“你這麼一,我怎麼覺得像傳銷組織?”吳端道。

“我倒不覺得,”閆思弦十指交握,左右活動了一下頸椎,“這群瘋子可比傳銷組織走心得多。

我認為喬麗是新兵選拔官,還有一些側麵的根據,比如入不敷出的花銷,還有頻繁的住院、進療養院的記錄——你們看喬麗的住院記錄,五年來多處輾轉,病人可不會這麼幹。”

貂芳點頭道:“的確,通常情況下,病人就醫要麼選擇離家近的醫院,要麼直奔口碑最好的三甲醫院,要麼就是比較有針對性的專科醫院,像喬麗這樣把所有醫院都試一遍的,比較少見……可這終究不能做為直接證據。”

吳端思忖片刻,對馮笑香道:“調取所有作案的精神病患者,跟喬麗的住院時間進行交叉比對,看他們有沒有交集。”